京城西山,地下指挥中心。
墙壁上的电子钟无声跳动。
“天眼”计划成功的狂喜,早已被“天基武器”的真相冲刷得一干二净。
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寒意。
头顶之上,一柄看不见的利剑高悬。
剑下,是十三亿同胞的安宁。
长条会议桌两侧,依旧是那些足以定国安邦的身影,但此刻,他们的脸上都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都说说吧。”
李援朝上将的声音沙哑。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塞满了扭曲的烟头。
“现在不是追究谁对谁错的时候,问题摆在这里,怎么解决?”
沉默。
解决?
怎么解决?
对方的武器在太空里!
“我建议……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最严正的抗议!”
一位来自外交部的中年男人,声音干涩地开口,“这是赤裸裸地违反国际公约!
是在用民航客机做武器测试!这种事情一旦曝光,他们在国际上将……”
“曝光?”
航空工业总工程师刘建国冷笑一声,打断了他,“我们有什么证据?一块烧焦的残骸?
一堆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电磁数据?
他们会说我们伪造证据,反咬一口说我们污蔑!
最后,除了换来一堆无关痛痒的口水仗,我们什么都得不到!”
“那难道就这么算了?!”一位脾气火爆的将军一拍桌子。
“不能算,但不能硬碰硬!”
中科院的钟振国院士叹了口气,揉着太阳穴,“当务之急,是防御!
立刻启动我们的预警卫星网络,24小时不间断扫描近地轨道!
一旦发现类似的异常数据传输,立刻发出航线规避警报!”
“我同意!”
航天电磁环境学的权威,方士博院士站了起来。
这位刚刚被现实上了一课的老人,脸上写满了凝重,“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数据链拦截’系统,想办法用地面高功率激光或者微波,干扰甚至烧毁他们的卫星天线!
釜底抽薪!”
会议室里,压抑的气氛总算有了一丝活络。
抗议、规避、防御、反制……
一个个方案被抛了出来。
每个听起来都很有道理,每个都凝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