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简瑶的交流,像是在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攀登中,忽然发现山顶上还有另一道身影。
那种感觉,奇妙而慰藉。
集训营很快进入了第二阶段的专题训练,气氛也随之变得更加紧张。
今天的专题,是【组合数学】。
主讲教练姓刘,是个笑眯眯的中年人,但在圈内,他却有个“构造之王”的绰号,以思路刁钻、角度清奇而闻名。
“同学们,代数、几何、数论,考验的是你们的计算功底和逻辑推理。”
刘教练笑呵呵地站在讲台上,“但组合数学不一样,它考验的是你们的……灵感。
它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技术。”
技术可以满头大汗的靠蛮力硬攻破解,而艺术需要灵感。
话音刚落,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
一个关于拉姆齐理论的经典问题。
要求在一个有17个顶点的完全图中,对所有的边进行红、蓝、绿三种颜色的染色,要求学员构造出一种具体的染色方案,使得图中不存在任意一个由4个顶点组成的,所有边颜色都相同的“单色子图”。
题目一出,整个教室瞬间死寂。
组合数学的恐怖之处就在于此。
你可能知道某个东西一定存在,但让你把它“构造”出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像代数题可以一步步推导。
它更像是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找一个开关,找不到灵感,就只能永远被困在黑暗里。
几乎所有的天才,都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草稿纸上画满了各种点和线,却越画越乱。
课间休息,一阵淡淡的清香传来。
简瑶递给了许燃一瓶矿泉水,很自然地在他身边坐下。
“这个题目的非构造性证明,用概率法很简单。
但要给出具体的构造方案,就必须找到它的对称性。”
简瑶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许燃讨论。
“嗯,”
许燃拧开瓶盖,喝了一口,“这本质上是在一个K17完全图中,避免出现单色的K4子图。
常规的轮换群构造法,在这里会失效。”
他们的对话,落在周围其他学员的耳朵里,不亚于听天书。
什么“K17”、“K4”,什么“概率法”、“轮换群”,像加密通讯的暗号。
许燃和简瑶之前就对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