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教学楼宽大的玻璃窗,慷慨地洒落在走廊上,将铺着米白色瓷砖的地面映照得一片明亮,甚至有些晃眼。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无声地舞动。下课铃声早已响过,走廊上却依旧人影绰绰,比平日更多了几分喧闹与活力。各个班级的门框上方,已经开始零星地悬挂起一些手工制作的、略显稚嫩却充满诚意的装饰物——彩色纸链、剪纸拉花、写着“XX周年校庆”字样的手绘海报。
一年一度的校庆,是这所重点中学除了高考之外最为隆重的活动。它不仅是对学校历史的回溯与纪念,更是学生们释放课业压力、展现青春才华的盛大舞台。各个班级、社团早已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一股跃跃欲试的兴奋因子。
高二(三)班的教室后门敞开着,林雪萍正站在门口,与班长和文娱委员低声交谈着。她手中拿着一份清单,上面罗列着班级校庆活动的初步方案和所需物资。
“……话剧的服装已经联系好校外租借了,但道具,特别是那个仿古的书桌和留声机,可能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一部分。”文娱委员是个扎着高马尾、做事风风火火的女生,语速很快,“还有,舞台背景的绘制,美术社那边说人手太紧,主要力量都被抽调去负责主会场的大型壁画了,给我们的支援有限,可能得咱们自己多扛起来。”
林雪萍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清单,沉吟道:“道具的问题,我可以问问往届的学生会有没有留存,或者看看哪位老师家有合适的旧物可以借用。背景绘制……”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教室里。
教室后方,几个学生正围在一块巨大的、尚未着色的复合板周围,比划着讨论。人群中,江韵华的身影颇为显眼。他并没有参与激烈的讨论,而是微微侧身,手中拿着一支铅笔,在一块速写本上快速地勾勒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许清瑶就站在他身旁,微微倾身,手指偶尔点在他的速写本上,低声说着自己的意见。阳光恰好掠过她的发梢,为她认真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两人之间的空气似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专注而和谐的小气场,与其他同学的热烈讨论既融合又有些微的不同。
林雪萍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了片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欣慰。她转向文娱委员,声音温和却带着肯定:“背景绘制的事,我看江韵华和许清瑶同学似乎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许清瑶的美术功底很好,江韵华在创意和结构上常有不错的点子。可以把主要的设计和绘制任务交给他们牵头,再组织几个有兴趣有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