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校庆的喧嚣(第1页)

初夏的风已然带上了几分热度,穿过教学楼敞开的窗户,将走廊里喧腾的人声、搬动桌椅的碰撞声、以及不知从哪个教室隐约传来的排练音乐声,一并卷入高三(二)班的教室。空气里漂浮着细小的粉笔灰和彩色纸屑,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在堆满了各种材料、半成品装饰物的课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一年一度的校庆筹备工作已然进入了最后也是最繁忙的阶段。整个校园仿佛一个巨大的蜂巢,每一个角落都涌动着忙碌而兴奋的“工蜂”。作为重点班级,高三(二)班承担了年级主题展板设计和一个小型历史剧表演的任务,压力不小。

林雪萍挽着袖子,发丝有几缕因忙碌而垂落额前,她正站在讲台旁,和班上的文娱委员以及几个负责展板文字的同学核对最后的解说词。她的声音温和却清晰,手指点着摊开的稿纸,不时提出修改意见。

“这里,‘筚路蓝缕’这个词用得有点重了,对于校史初期那段,用‘艰苦创业’或许更贴近学生们的理解,也更亲切。”

“还有这个时间节点,和校史馆陈列的实物照片一定要对上,不能有出入。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她的目光专注,神情里既有教师的严谨,也带着一种与学生们共同参与盛大活动的投入感。尽管周遭嘈杂,她却像是一处沉静的中心。

教室的另一角,则是另一番景象。几张课桌被拼凑在一起,上面铺开了一张巨大的、尚未完全完成的主题展板底图。许清瑶正站在桌边,手里握着一支蘸满了银灰色颜料的画笔,微微蹙着眉,小心翼翼地为展板背景上象征学校发展脉络的抽象“河流”勾勒最后的高光。她的动作专注而精准,阳光照在她微微颤动的睫毛和紧抿的唇线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凝聚在了笔尖。

江韵华则半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一个调色盘,里面是几种混合好的、与展板主色调相配的丙烯颜料。他仰着头,视线紧紧跟着许清瑶的笔触,时不时低声提醒一句:“左边,左边再晕开一点点…对,就这样。”或者,“银色好像不够亮,要不要再加一点点白?”

他的额角有些细密的汗珠,眼神却亮得惊人,全神贯注地配合着许清瑶的创作。偶尔许清瑶画到需要大面积铺色的地方,他会立刻递上更大号的板刷,两人交换一个简短的眼神,默契十足。周围其他同学搬运物品的嘈杂、讨论剧本的喧哗,似乎都被他们自动屏蔽在外,形成了一个只属于他俩的、围绕着色彩与构图的小小气场。

“韵华,递我一下群情,稍微加点进去。”许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