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时,京城的街道反倒活了起来,成了一尾流光溢彩的游鱼,在这方墨色天地间摇头摆尾。
“阿娘,灯笼上写的是什么。”一个青衣小童一手牵着妇人,一手指着瓷器铺的灯笼。
那妇人只莞尔一笑,摇了摇头。妇人面容和煦,不识字不难堪,天下之大,活下来已属不易。
“太平!”一年轻书生用扇子敲了那小童的头,俯身道:“灯笼上写的字是太平。天下太平,百姓才能安康。”
“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姜姚沉思。燕王败北,京城就取消了宵禁制度,负责管理京城治安的京都卫更忙了。谢灿更是无任何空闲时间。随之而来薛宝儿更疯了。
重蹈薛大小姐的覆辙!姜姚苦笑,薛宝儿怎么了,疯是疯了点,她活成了自己,她只是错付他人。谢澜真是看得起她。她没巧言善辩到这种程度,能让其他小娘子不顾后果,跟心爱的郎君私奔。
啪一声脆响,肩膀隐痛,姜姚一怔,微微转头,胡玉沉着一张脸,眼神飘忽不定,他背着手,低着头,语气漫不经心。“你站在这里干嘛?”
姜姚愕然。好奇怪的问题。今日,她做东,她不出来迎客,谁能出来迎客。
胡玉今日一身冰蓝色的斓袍,腰间挂着通体乌黑的墨玉,手持象牙折扇,头发高高束起,头戴一顶金镶玉的小冠。
“狗子,你这一身。啧啧啧,人模狗样的。”姜姚上下打量起他。用焕然一新来形容胡玉一点不为过。
胡玉抿嘴微笑,在小娘子的赞扬声中,他迷失了自己,他扯起袍子,得意的转了一圈。他加冠了,该穿的沉稳大气一些。等一下,什么叫“人模狗样”的?他一惊,斜眼瞥了姜姚一眼。“夏荷,你怎么说话的,人模狗样?”
姜姚撇撇嘴,她一向口无遮拦,今日她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一言失众。她赶忙找补,扯了扯胡玉的袍子,讪讪笑道。“狗子,我错了。你看我这个嘴,该死,真该死,勿怪。”她像模像样拍了几下嘴唇。
胡玉盯着那红润的唇瓣,一言不发,顷刻间,他别扭的转过脸去,那红润的唇瓣让他想入非非。“夏荷,你,你——”他语不成调,再也提不起勇气说下去。
姜姚压根没注意胡玉说什么,她也不在乎胡玉要说什么,她心里百转千回,她蹙眉,攥紧拳头,不好意思说道。“狗子,今日之事,恐怕要泡汤。”
“什么事?上归园去说。”胡玉面红耳赤,长长舒了一口气,憋在心中的话,他始终说不出口,不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