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末日爆发,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安合县全境光复。
三镇五乡,所有的幸存者都被统一集中到了几个经过加固的安置点。
以家庭为单位,住进统一分配的楼房,享受着统一供应的电力和净水。
以过去的乡镇府为核心,正式挂牌成立了“某某公社”。
白天在武装战士的保护下,走出安置点,抢收田地里最后的粮食。
夜晚,这里是全乡唯一有光的地方。
一支支从战斗预备役中选拔出来的战斗连,驻扎在各乡镇,负责周边区域的安全巡逻。
在国道和省道上,一座座由集装箱和沙袋构筑的永久性哨站拔地而起,死死钉在所有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上。
夜幕降临,哨站顶部的探照灯便会亮起,在几十米外的柏油路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光斑,时刻警惕着来自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而哨站班长身旁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其他哨站的例行通讯声。
“……二号哨位正常。”
“……三号哨位正常。”
无线电通讯网络将所有哨所和乡镇连接在一起,任何异动,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回县城的指挥中心。
“班长,你说……外面还有活人吗?”
一个年轻的士兵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班长灌了一口热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山间的寒意。
“肯定有。”他看着远方的黑暗,语气笃定,“咱们总指挥不是说了吗,广播站的信号一直在往外发,总会有人听到的。”
年轻士兵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就是不知道,听到的是人,还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班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管来的是啥,到了咱们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咱们,就是夏国在这片废土上,重新伸出去的拳头!”
县城,三号安置点。
小区里的路灯在夜晚会准时亮起,但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透出的都只有一盏低功率LED灯的微光。
双河水电站的发电量,对于一座决心重启工业的县城而言,终究是有些勉强。
一张《安合县战时电力管制条例》,被张贴在了每一个安置点的公告栏上。
条例用最直白的语言,规定了电力的分配次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