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恭喜宿主获得卧龙诸葛亮!”
“我去!”
苏云猛地从太师椅上弹起。
“统哥,你这次可太够意思了!”
他终于盼来真正的顶级谋臣。
但凡读过史书的人,谁不知诸葛亮的传奇?
未出茅庐便以“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之计,辅佐刘备从寄人篱下到鼎足而立。
火烧赤壁、智取荆州。
将兵法谋略玩弄得炉火纯青。
白帝托孤临危受命,对内休养生息、制定蜀科,对外五次北伐中原,以一州之力硬撼强魏。
木牛流马、连弩损益,无数巧思至今仍为后人惊叹。
可最让人扼腕的,是五丈原上那盏熄灭的七星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出祁山终究未能克复中原,成为华夏历史上最悲壮的意难平。
他是鞠躬尽瘁的贤相,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
苏轼赞他“密如神鬼,疾如风雷”,乾隆称其“有史以来罕见的社稷之臣”。
可以说,诸葛亮就是古代顶级的“全能型人才”。
没出山时,就给刘备规划好了“创业路线图”,帮他从到处借地盘的“小老板”,一路打拼成三国之一的“大集团董事长”。
要是当年老天爷能多给诸葛亮几年寿命,让他身体别那么早就垮掉,说不定真能带着蜀军一路北上,把曹魏给打下来。
毕竟他那么会打仗,又把蜀国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粮草、兵器都不缺,士兵们也愿意拼命。
可他实在太累了,又当军师又管内政,最后累倒在五丈原。
要是他能多活些年头,慢慢耗下去,曹魏还真不一定扛得住。
说不定等他拿下了中原,刘备兴复汉室的愿望就能成真,三国的历史都得重写了。
诸葛亮可是苏云的大偶像!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他就特别佩服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故事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系统,召唤诸葛亮!”
“叮!正在召唤中……”
下一秒,庭院中泛起一阵白光,光芒消散后,一个身着素色长袍的男子出现在原地。
身高约莫一米八,头戴标志性的纶巾,一袭宽袖长衫被夜风吹得微微鼓起,腰间随意系着一条竹纹革带,脚踏一双青布鞋,看着特别朴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