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名震沪上,“隔壁老王”成标杆(第1页)

王臣拒绝二十万天价出台费的风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重磅炸弹,

其引发的涟漪远远超出了“嘉乐迪”的范围,迅速在上海滩整个娱乐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最初,只是在“嘉乐迪”内部疯传,少爷们羡慕嫉妒恨之余,也难免带着点酸溜溜的佩服。

但不知是哪位“人才”,在茶余饭后的八卦中,给王臣起了个极其贴切又带着点戏谑色彩的外号——“隔壁老王”。

这个称呼,简直神来之笔!

“隔壁”:暗指他来自乡野(张桥镇),非上海本地“土著”,带着点外来者的意味。

“老王”:一个极其普通甚至有点土气的姓氏,与他那惊为天人的外形和头牌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充满戏剧效果。

更深层的是,这个外号精准地戳中了某种微妙的心理:

一个看似“隔壁”普通老王般的存在,却在最浮华的场所,

做出了最不普通、最“反行业”的举动——坚守底线,拒绝天价诱惑!

这个外号像病毒一样,伴随着“二十万事件”的细节,迅速在各大夜场、KTV、会所之间流传开来。

从浦东到浦西,从顶级会所到街边小舞厅,

“隔壁老王”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

行业震动与标杆树立:

很快,这个事件和这个外号,甚至惊动了上海娱乐行业协会的高层。

在一次由两百多家主要娱乐场所经理参加的行业内部通气会上,

“隔壁老王”的名字和事迹,竟然被协会一位德高望重的副会长当成了典型案例,在会上点名提及!

副会长敲着桌子,语重心长(或者恨铁不成钢):

“诸位!都看看!都学学人家嘉乐迪的‘隔壁老王’!”

“什么叫差异化竞争?什么叫品牌价值?

什么叫格调?人家靠的是什么?是色情吗?是低俗吗?不是!

人家靠的是顶级的服务!是人格魅力!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二十万啊!眼皮都不眨就拒绝了!为什么?

人家有骨气!人家知道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

人家把客人当人,也把自己当人!不是摇尾乞怜、给钱就上的玩物!”

“再看看你们场子里那些!为了几千块小费,什么尊严都不要了,什么底线都敢踩!

让客人看不起,也让我们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