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结束后的几日,上京城弥漫着一种焦灼与期待交织的气氛。
南庆学子与官员们更是翘首以盼,心中忐忑不安。
阅卷、复核、排名……一系列流程在紧张有序中进行。
数日后,终于到了放榜之日。
皇榜之下,人潮汹涌。
南庆的学子们挤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然而当随着一个个名字被念出,他们的脸色渐渐从期盼变为失落,最终化为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结果,差强人意。
南庆此番前来北齐应考的三十五名学子,皆是国内层层选拔出的精英,怀抱壮志而来。
但是北齐文风鼎盛,底蕴深厚,才子辈出,竞争之激烈远超想象。
最终,皇榜之上,南庆学子仅有寥寥数人上榜。
其中,范无救之名赫然在列,虽名次不算顶尖,却也稳稳进入了二甲之列。
他站在榜下,看着自己的名字,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长长舒了一口气,眼中充满了激动与释然。
他终究没有给南庆丢脸,也没有辜负王爷和镇国王的期望。
另一名上榜者,则是那位颇有才名的史阐立,他的名次也在二甲的中层阶段。
另外还有三人则是吊在了榜尾
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这个结果,对于心高气傲的南庆学子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许多人垂头丧气,面露羞愧。
不过带队前来的礼部侍郎郭争,还是其他官员,看到这个结果,在最初的沉默后,反而流露出一种“竟还不错”的神情。
他们早已做好全军覆没的最坏打算,毕竟北齐文坛之强,天下皆知。
如今竟有数人上榜,尤其是范无救成绩还算亮眼,这已算是意外之喜,至少保住了南庆文坛的最后一丝颜面。
“不必灰心!”郭争站出来,扬声安抚众学子,“此番重在交流切磋,能登上北齐皇榜,已证明尔等之才学!没上榜的也不必气馁,回去之后,当更加勤勉,他日必能金榜题名!”
学子们闻言,心情稍缓,但那份失落与不甘,却非几句话能轻易抹平。
春闱之事,至此尘埃落定。
随后,南庆派遣至北齐的互换官员,也陆续接到了任命文书,纷纷前往上京城周边的各个州府走马上任。
他们肩负的不仅是官职,更是维系两国关系、促进融合的重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