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雅宁说把价格谈妥了,徐非心里总算松口气,但这事还没结束,得赶紧走流程,把合同签了,款付了。
徐非担心其他人反应过来,又出什么意外,毕竟谁也不傻,现在可能只是觉得有风险,还在犹豫,一旦觉得利大于弊,有利可图,那就没人愿意放弃了,到时候再把价格抬起来,吃亏就是自己。
徐非当着秦雅宁的面直接写了邮件,把这次申请价格的缘由都写清楚,发给了秦雅宁,抄送给张杰,商务,财务等部门,然后等待各级的审批。
在职场上有句话叫“职场留痕”,在外企,它不是习惯,而是生存本能。在这里,没人真正在意你加了多少班,做得多努力,开了多少会。他们只关心:你有没有“写下来”。
外企不信嘴,信邮件,它除了是你日常工作的记录外,同时也意味着风险转移与责任边界,不是要挑事,而是要有“对方甩锅时你能翻出来的证据”
在外企不是靠吵架分胜负,是靠谁文件全、逻辑清、责任清晰。
徐非深谙外企的职场生存哲学,口头达成的不算数,他要落到纸面上,一面等待公司的审批,一面和宏瑞医疗的财务沟通,让她和李国庆对接,尽快和华药签合同,
同时和D.E的商务联系,确认需要进货的型号和台数,价格,这些数字徐非编好短信发给了宏瑞的财务,尽快签订合同。因为之前做河东中心医院项目的时候已经操作过一次,D.E的系统里面是有宏瑞的信息的,财务也熟悉流程,操作起来会比上次容易。
等这些都忙完了,徐非才踏实些,和秦雅宁打个招呼,准备回并州了,现在河西的事情太多了。
徐非恨不得一个人分三瓣,除了项目的事情,还有两个新入职的员工需要带一带,还有6月份要开的血透培训班,很多事情虽然都交代下去了,但自己还是要盯一下的。
徐非有时候觉得重生者不是应该游艇,嫩模嘛,像自己这么苦逼的,可真不多见,堪称重生者之耻。
徐非是今天坐最早的动车到的帝都,马不停蹄的直奔D.E帝都办,和秦雅宁沟通,等把事情都处理差不多了,也差不多一点多了。
徐非和秦雅宁到楼下的商场,找了家西北风味的餐厅,叫“西贝”吃了顿便饭,徐非看到名字的时候,还和秦雅宁开玩笑说“这家店的老板,可能姓贾,西贝贾嘛”。
难得和老板有单独吃饭的机会,平时两人基本上都是工作交集,对其他情况其实了解的不多,这次正好有时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