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尧勋把局座交办的任务详细说了一遍,一脸凝重的说:
“我向老板提了,你们最近频繁出任务,较为疲惫,能否换人前往,戴老板思考再三,还是指定了你。”
“处长,总得有人去不是?您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朱青云深知,戴老板之所以让自己去,除了因为这几次牛刀小试,给了他信心。
更重要的是“黄雀”刚刚发来消息,她已调回上海,任特高课特二课课长。
戴老板认为,有“黄雀”打掩护,他此行不会有太大危险,即便任务失败,也有人营救。
这项任务较为复杂,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需要两个专业人才。
邱尧勋很快开出两份名单来,说:“名单上的人任你去选,挑中后,先到你特别行动队报到,培训几天再出发。”
朱青云看着名单,上面有十几人,但合意的并不多。
他把段建功找来,给了他其中一份名单,说:“你和四海去挑一个出来,品性要好一些。”
另一份名单上,有四名笔迹摹仿高手,其中有一人是军委会兵役署的文书。
这种任务当然是军人优先,朱青云和杨云英先找到此人。
这人叫孔作成,朱青云把准备好的一份名单交给他,说:“孔上尉,劳烦你誊抄一份,要求是字迹一模一样。”
孔作成明显有些紧张,握笔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一份三十人的名单,足足写了半个小时。
写完之后,说:“长官,我再写一遍,第一遍过于仓促,不太像。”
朱青云一直看着手表,第二遍用时28分钟,这个速度还是太慢,心里很是失望。
孔作成的心理素质很差,如果在敌后,他的书写速度会更慢。
不过,他的摹仿水平很不错,两份名单几乎一模一样。
朱青云没有带他离开,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此时,重庆最集中的古玩交易地在较场口一带。这里摆满了各种旧货地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露天市场。
朱青云在市场里找到一个人,问了一个地址,又开车来到渝中区中兴路73号的老字号淳辉阁。
在一家铺子里,花了十块钱,打听到他要找的人。
淳辉阁后面,沿着芦席围圈的东侧,建起了数家简易饭馆。这些饭店以芦席作隔,顶蓬多以油毛毡或油布遮盖。
朱青云进了一家饭馆,隐约可见,后面有一个小院,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