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青云这么一说,詹南道心中一喜,说:“先谢过特派员,不知这次是什么任务?”
“巧了,这次我原本没有打算启用你,可日本人举办的宴会在领事馆,我没有合用的人,所以联络了你。”
詹南道点点头,说:
“这就是天意,要我为南京城数十万亡灵复仇,也是给我一个为国家立功的机会,特派员尽管布置任务吧。”
朱青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墨水瓶,说:
“这看的像是墨水,只是瓶子的颜色,里面的药水无色无味,倒在酒里就可以了。”
朱青云得余副主任真传,亲手配制了这瓶毒药。此时,毒药好制,难在不能被人察觉,真正能做到无色无味,是要真本事的。
“我在日本大使馆六年,这种宴会参加很多次了,日本人防范的很严,酒入库时有人清点,库房上锁,倒酒时,有专人看着,没有可趁之机。
我做菜时,边上也有使馆的人全程监督,这种宴席用的调料都是新拆封的,由专人取来。”
朱青云没想到日本人谨慎到这个程度,连主厨詹南道都没法下毒。想了想,说:
“是不是喝的都是清酒?”
“那倒不是,日本人其实并不喜欢喝清酒,他们喜欢喝老四灶家的黄酒,三斤装一坛的。
黄酒是清酒的祖宗,他们认祖宗倒是没有错。这次宴会以中国人为主,应该就喝的是这个酒。”
“老四灶?”朱青云琢磨了一会,说:“都是谁去买酒?”
参赞的活,但他每次都派我去,黄酒年份不一样,口感差很多。不过,他会派一名日本厨子跟着。
“年份不一样……也就是说,你不但要问店家,还要品尝?会打开泥封?”
“是的,拆开的泥封店家会重新封上。”
“一次买几坛?”
“日本人小气着呢,按100人算,主酒如果是黄酒,会配些清酒和红酒,顶多买十坛。”
“你至少要在三坛里下毒,下多了药效不够,下少了,中毒的人又太少。”
“我明白了,这种事,本就是尽人事,听天命,但愿老爷有眼,多死几个巨獠。”
二人议罢,詹南桂摇橹回到游客码头。
临别前,朱青云再三嘱咐,无论事成与否,兄妹俩都要撤离,不能白白丢了性命。
朱青云提前一天,命令军统南京站和附近一支忠义救国军准备行动。
在城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