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被监视对象叫李耀宗,独自一人来到重庆,轿夫发现他操着北方口音,却好似对重庆很熟悉。
下了船直奔这家两江旅舍,却整日待在房间里,很少外出。
轿行和警察局侦缉队现在分辨可疑人员已经有了经验,像这样的人都是重点清查对象。
又下雨了,雨声在重庆特有的石板路上敲出密密麻麻的鼓点。
“队长,他出来了。”一名队员轻声说道。
那人三十出头,青布长衫,腋下夹一把油纸伞,走路微微外八字,像常年走山路的人。
走进旅舍对面的杂货铺子,买了两包烟,走出铺子向街尾走去。
“咦。”朱青云正准备让两名队员跟上,发现有一个人已经尾随上去了。
“你们小心点,跟着,查一下,盯梢他的是什么人?”又对另一名队员说:
“你去杂货铺,亮明身份,把他花的那张法币换来。
我进他房间看看,如果他回来了,你就和人发生冲突,大声嚷嚷,我会及时撤回来。”
朱青云走进旅舍,登记住宿。军统行动处的人都备有一个身份,他用的是商行职员朱子明的名字。
伙计在登记时,朱青云有意把几张毛票撒落在地下,伙计弯下腰去捡时,他顺手翻看登记本,李耀宗,215房间。
伙计要把钱递给他,朱青云说:
“你捡的,就归你了。重庆闷热,给我朝阳的房间,嗯,就216就好。”
伙计得了好处,很是殷勤,说:“216正好没人,我帮你开房。”
旅舍的锁对临训班的学员来说,等同虚设。朱青云没费功夫,就打开了215房间,闪身进入,反手把门锁上。
进门后,站立许久观察,确认地板上没有撒灰。
房间里别无长物,只在床边放了一个箱子。
走到近前,朱青云又细细查看,发现箱子开合处,夹了一根头发。他露了一丝微笑来,这人有问题。
他记下位置,小心取下头发,放在床上。又打开箱锁,只开了一条缝隙,手指伸出去摸了一圈,确认没有陷阱。
这才把箱子打开。
粗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两身换洗衣服,两张十元的钞票,十几张五元面值的,还有一些零碎的毛票。
朱青云仔细摸索着,箱子里有夹层,他又笑了。打开这个很隐密的夹层,里面藏着一本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商务版唐诗三百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