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蜉蝣青天,云中之君(第1页)

“先入关中者王!”

项梁死后,为了防止诸侯联盟崩溃,众人身死族灭。

楚王熊心与众诸侯约定此语。

昭昭天命,加诸于身。

对于另一边的刘邦来说,亦是如此。

巨鹿之战前,时仁武安侯的刘邦承担西进的重任,亦是连败各路兵马,来自沛县的家乡父老,此时已成独当一面的将领。

萧何、曹参亦是大放异彩。

当年刘川在栖山观留下的百家典籍,此时真正发挥了作用。

内外配合,众人一路攻城掠地。

“武安侯,咱们不能强攻,应该招降秦将,如约封官赏赐。”

“武安侯,你说的不对……”

刘邦素来听劝, 深知刘川当年‘为之奈何’的嘱托,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也不仗着自己是首领而指手画脚,有错就承认,舍得拉下面子承认自己能力不行,极大发挥臣属的能力。

这就样,这般凶险的西进之路,诸侯驻足不前的征伐之路,被这艘看似摇摇欲坠的队伍顺利踏上。

“人,不读书不行啊。”

……

湖光秋月向相和,水面无风镜未磨。

洪泽溶漾水鸟飞,凉风习习,青草荡起一阵青波。

湖边凉亭,刘川喝着蜀茶,饶有兴致看着附近的几人,偶尔说出几句话,让一旁的韩信用墨家毛笔与纸张抄写。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周君迎之以卒……”

刘川说的是战国策。

当然,此时战国策还不是一套完整的书,世人所说的战国策,指的是秦朝建立以前诸国策书。

一般较为混乱,没有成套的整编。

当年刘川在沛县整理了一部分。

如今自身知识再次增长,刘川打算将其完整整理下来。

因此,他对于百家典籍并非粗糙写出来,而是先在脑海中整理,再叙述出来。

许多前言不搭后语的句子,也被刘川找到了出处,并且汇编完整。

“……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刘川站起身,来回踱步,滔滔不绝。

“慢点,君上慢点……”

韩信擦着汗水,汗流浃背了,内心是震惊万分。

韩信平素自诩绝顶聪明。

即便遇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