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章 全心投入人族的治理(第1页)

伏羲为自己的风姓制定了上下共五十代的班辈字行:

“祥添极庭怀应加尚惟立生贤道德昌家盛定流光裕后动猷钜;”

“恢先世泽长文章增景运孝友振伦常兰桂腾芳早诗书万代香。”

自此之后,族人只需知晓彼此班辈,便能清楚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

不仅如此,伏羲还为家族中的五代亲属定下了名称:

上五代:己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下五代:己身、子、孙、曾孙、玄孙。

上下共九代,统称为“九族”。

九族之内皆为亲人,九族之外则为外人。

……

伏羲所制定的这套班辈体系与宗亲制度,迅速传播至各部族中。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人族才真正从蒙昧之中觉醒。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当人族有了班辈制度,懂得尊卑秩序,才真正具备了“礼”。

有了“礼”,人族才算是从后天生灵之中彻底脱颖而出,成为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

……

三十六年后,伏羲一行三人走遍了人族所有部族。

他们将姓氏、班辈等制度完整地建立起来。

这一日,三人从人族之地返回华胥山。

天道再次降下奖励——正是那天道功德!

伏羲依旧获得最多。

文天、玄都、女娲,甚至连黑皇也都获得了一份。

只是这次功德不多,众人中也无人借此突破境界。唯有文天心中清楚缘由。

伏羲为人族建立了完整的伦理制度,天道因此降下功德作为嘉奖。

然而其中九成功德,要等伏羲功德圆满,完成禅让之后才会一并落下。

……

这些年来,伏羲先是为族人创造渔网,使人族得以温饱。

如今又为人族确立纲常伦理,使人族脱离野性,步入文明。

再加上他本身便是人族之中最为强大的修行者之一。

于是,伏羲渐渐获得所有部族的敬重与支持。

越来越多的人称他为“共主”。

伏羲初次听闻有部落之人称他为“共主”时,内心并未真正认同。

毕竟,人族之中,除他之外,还有燧人三祖与圣师文天等大能者。

他不敢轻易接受这样的尊号。

然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