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章 六年之后(第1页)

除非此事能带来足够丰厚的回报。

正因如此,玄都一直未出声,金灵圣母自然也就沉默不语。

金灵圣母在人间的身份极为特殊,她是奉通天圣人之命,由女娲代为管理截教教义传播的使者,因此也可称为女娲的师姐。

不仅如此,她还亲自指导过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华胥氏。

正因如此,当她遇见伏羲与女娲的儿子少典和雒妃时,尽管内心喜爱,却也不能将截教的高深法门传授给他们。

毕竟世间万事皆有次序,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亲疏有度,这些规矩不可轻易逾越。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伏羲与女娲得知圣师文天愿意收他们的子女为徒,内心既有惊讶,也有喜悦。

以他们二人的能力,想要在修仙之路上引导好孩子,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他们的修为皆是借助人族功德与气运所成,非靠自身苦修得来。

而仙道修行非得千百年积累不可,他们却只剩数十年留于人族之中。

尤其是人皇伏羲,虽然尚不知将来会被“囚于”火云洞中,但在功德将满之时,他已有所察觉,地皇继位之日,便是他离开之时。

那时,少典与雒妃便再无人照拂。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今文天主动收徒,伏羲自然欣喜万分。

“此乃吾之所愿也!我与女娲早有此意,但恐打扰圣师,故未曾开口。”

“少典、雒妃,你二人还不从圣师身上下来,拜见师尊!”

“哈哈哈,大善!人皇无需拘礼,这两个孩子尚小,无需拘泥太多规矩。”

文天本为后世之人,对繁文缛节并不看重。

比起循规蹈矩的孩子,他更喜欢他们保有天真童趣。

对他而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才是他心中向往的生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封神量劫”如山压顶,始终横亘心头。

更无奈的是,此事无人可诉,亦无从化解。

自文天在崆峒山收下少典与雒妃之后,便在山中安居下来。

此时正值多宝道人传授烈山截教之术,文天即便回烈山,也无事可做。

于是他在崆峒山一住,便是六年。

六年之后:

烈山已年满二十,即将出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