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气象的共鸣】
京州,国家气象科技研讨会。
会场里,暖气开得很足。
苏晴鸢坐在最后一排,手里转着一支笔,目光锁定在主席台上那个正在发言的中年男人身上。
林远。
国家气象局首席预报员。
他正在讲“全球气候模式下的精细化预报路径探索”。
讲得很好,很深。
但台下大部分人,都在低头看手机。
只有苏晴鸢,听得格外认真。
终于,林远的发言结束了。
他走下台,礼貌地拒绝了几个上来套近乎的人,一个人走向了茶歇区。
苏晴鸢站了起来。
机会来了。
她端起一杯咖啡,不快不慢地走了过去。
“林工,您好。”
林远回头,看到一个陌生的年轻女人,有些意外。
“你好。”
“刚才您讲的精细化预报,我听得特别入神。”
苏晴鸢的开场白很直接。
“我们团队,也在做类似方向的研究。”
林远推了推眼镜,来了点兴趣。
“哦?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国家灾害应对与治理总局。”
林远端着咖啡杯的手,停顿了一下。
这个名字,最近在系统内,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我们管它叫,‘极端天气事件多维度耦合预测模型’。”
苏晴鸢报出了一个听起来就很唬人的名字。
林远皱了皱眉。
“耦合模型?这个概念太大了。”
“大气环流,洋流,地质活动,甚至太阳黑子,什么都往里装,最后出来的就是一锅粥。”
“听起来很科学,其实什么都预测不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技术人员特有的审慎和怀疑。
“您说得对。”
苏晴-鸢没有反驳。
“大部分耦合模型,都是垃圾。”
“但我们的,不太一样。”
她往前凑了半步,压低了声音。
“西布鲁克那次,用的就是这个模型的雏形。”
林远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西布鲁克。
这三个字,现在是所有搞气象和灾害研究的人,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