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海啸的阴影】
总局办公室。
滨海事件的硝烟味,似乎还没从空气里散干净。
李明正靠在椅子上,两条腿架着桌子,刷着手机上关于“滨海案”宣判的新闻,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无期!他妈的,便宜这帮孙子了!”
苏晴鸢没理他,她正在给自己的电脑做最后一次系统优化,
把所有和光华化工相关的加密文件,封存进一个独立的数据库。
一切都结束了。
办公室里,是一种大战过后的松弛感。
沈知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没有说话。
他面前的小屏幕上,一条代表北极海冰融化速度的曲线,正以一个不正常的斜率,向上攀升。
他按下了桌上的一个按钮。
主屏幕亮起。
不是之前那个千疮百孔的化工厂。
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巨大三维模型。
模型中央,是两个巨大的、如同堡垒般的圆顶建筑。
旁边,是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和一片延伸入海的,宏伟的防波堤。
一行冰冷的白色大字,悬浮在模型上方。
【光启核电站】
李明放下了手机,坐直了身体。
“局长,这是……”
苏晴鸢也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转头看向主屏幕。
核电站。
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呼吸的重量。
“我们下一个目标。”沈知开口,声音很平。
他走到主屏幕前,手指在触摸板上轻轻一点。
模型上,那道坚固的防波堤,瞬间被标记成了刺眼的红色。
一行数据弹出。
【防波堤设计标准:基于1985年水文数据,防御“百年一遇”级别海啸。】
“百年一遇。”李明咂了咂嘴,“这标准够高了啊。”
“三十多年前的标准。”沈知说。
他调出另一张图,是全球海洋表面温度的动态变化图。
一片代表高温的深红色,正在大洋上不断扩张。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率,指数级上升。”
“过去的‘百年一遇’,现在,可能十年,甚至五年,就会发生一次。”
沈知的手指再次划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