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就是去挖他们的祖坟嘛(第1页)

第167章:【产业的护城河】

一份标题为《关于滨海市光华化工园区特大连环爆炸与剧毒气体泄露风险的预警报告》的加密文件,通过总局的最高权限通道,同时发往两个地方。

国家应急管理部,危化品监管司。

东部,滨海市政府。

办公室里,李明看着屏幕上“发送成功”的提示,搓了搓手。

“局长,这报告发出去,滨海市那边怕是要原地起飞了。”

沈知关掉发送页面,端起桌上已经凉了的茶。

“起飞总比厂子飞了强。”

他相信,在金沙江那场全球直播的“神迹”之后,没人再敢轻视总局发出的任何一份预警。

这次,他们面对的不是天灾。

是人祸。

人祸,应该比天灾更容易解决。

然而,第一个电话,在报告发出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进来。

打到了秦卫民的办公室。

秦卫民听着电话,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只沉沉地“嗯”了一声,挂断了电话。

他拿起内线。

“沈知,来我办公室一趟。”

沈知推门进去的时候,秦卫民正背着手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的车流。

“危化司的魏振华,刚打的电话。”

秦卫民转过身,表情看不出喜怒。

他把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推到沈知面前。

是危化司的正式回函。

“魏司长说,你的模型过于激进,缺乏对化工生产工艺的基本理解。”

“他说,光华化工是全国的行业标杆,安全管理体系是教科书级别的,每年都拿奖。”

“他说,这种没有经过现场勘查,纯粹靠数据跑出来的理论推演,是对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极度不负责任。”

秦卫民看着沈知。

“魏振华在危化品安全这个领域,干了三十年,处理过的大小事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是这个行业绝对的权威。”

“他的原话是,你们总局的同志,搞地质是专业的,但搞化工,是纸上谈兵。”

沈知拿起那份回函,逐字逐句地看着。

纸上,每一个字都客气又疏离,但组合在一起,就是两个字。

驳回。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苏晴鸢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快步走了进来,脸颊因为急促而泛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