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队长商量好后,她与老爷子一起回去。
“爸,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
村民们都去上工了,只有幼小的孩子在外面疯玩。
父女俩安静地走着,南瑾没有忍住问老爷子。
“囡囡,爸总觉得,你这样做有自己的目的。”
“爸想说什么?”
“爸在想,你应该是知道后面的发展趋势,似乎在提前做什么布署。”
据他们调查的,她并没有多少钱。
前面刚有些钱,就买了镇上那栋布局并不好的旧房子。
现在一下子买两块地,几千元都投进去了,就算是他们,想要做这些事情都需要慎重考虑。
可她却毫不犹豫,甚至不在乎地块的风水与环境。
再结合她能拿出四十年后的物品,他有理由怀疑,她是知道了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而做出来的一些安排。
南瑾笑笑,不愧是能当上首长的人,从她的一些言行中判断出了这么多信息。
“爸,这事儿晚点儿我再与你说,我们现在去镇子上?”
老爷子看向那边成片的稻田:“囡囡陪爸去那边看看?”
“好啊。”
父女俩转向田垌,一个个都弯着腰撅着屁股往后退,手中拿着一把秧苗,另一手快速分秧往田里插去。
往后退的同时,还会顺势用脚把田抹一下,把踩过留下的坑抹平。
大家虽然忙碌,却还在大声说着笑话,苦中作乐。
大队长站在田间,随时注意哪块田里的秧苗快不够了,指挥人把秧苗送进去。
南瑾张望了一会儿,才发现知青点的位置。
男知青有两人负责挑秧苗,四个女知青与三个男知青弯腰快速插秧。
廖志英显然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速度并不比别人慢多少。
在这种农忙时节,谁偷懒都是能一目了然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最艰难的时候算是慢慢过去了。”
老爷子轻轻叹气,想想那时候,战争刚结束时,只能吃大锅饭。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二三十年前又好了很多。
南瑾也跟着轻声道:“是啊,社会肯定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到时候,大家都不会再缺衣短食,更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了。”
“远吗?”
“不远,不出十年就会越来越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