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能一样?你们都是知识分子,起的名字肯定好听。”
另一名妇人嗤道:“名字好听有什么用?按我说,乡下孩子就该起个贱名,好养。”
“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的孩子,能有什么好福气?也就阿牛无儿无女,收养一个以后能给他养老而已。”
凤珍是之前吃了南瑾的包子,说话要好听些。
但别的妇人可没有吃过她的包子,加上长久以来对知青的怨恨,对她们也就没有好脸色了。
是的,村民们对知青,算得上是怨恨了。
七七年恢复高考后,多少知青抛妻弃子,或者抛夫弃子回城?
当初他们刚下来时,为了能少受些苦,干些轻松的活,也是手段百出,嫁人或娶妻。
结果最后却独自回城,哪怕孩子嗷嗷哭着挽留,也不肯留下来。
刚才说话阴阳怪气的一位妇人,她家就是遭了那样的罪。
儿媳妇去年抛夫弃子回城去了,最小的孩子当时才几个月,还没有断奶,她媳妇就那样狠心走了。
所以,她对知青特别怨恨。
南瑾并没有要改变她们想法的意思,而且,确实有很多知青做得很过分的,她也没有权利说什么。
所以,她也只是笑笑,绕过她们走向前,看到之前的那个李春兰抱着孩子,在给她喂米汤。
现在还没有多少奶粉,或者说奶粉很贵,也很难买。
这两年改革开放,不少政策都放松了很多,也有人家里悄悄养些鸡鸭的。
特别是家里有孕妇的,都会想办法多养些鸡,等孕妇生产后,多吃些姜酒鸡,好下奶,不然就会饿着孩子。
阿牛是村里的孤寡,自然不会准备那些,甚至他家里连一只鸡都没有。
只能喂些米汤了。
还好,孩子应该是饿着了,有吃的就张嘴。
孩子也很乖,除了张嘴喝米汤,没有哭闹。
小婴孩睁着一双纯净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一口一口地抿着米汤,那乖巧的样子,让南瑾的心软了软。
“阿瑾,是不是很可爱?以后我们也生个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样?”
张小浪凑到她身边,也探头看着孩子,嬉皮笑脸地占便宜。
李春兰抬头看他一眼,骂道:“张小浪,你敢欺负新知青试试?”
又看向南瑾两人,淡淡道:“如果他欺负你们,你们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