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桂香漫坡(第1页)

晨露还凝在薄荷叶上时,岭南坡的陶罐已在竹架上排开。揭开陶盖的瞬间,桂圆干的甜香混着水汽漫出来,琥珀色的果肉裹着层薄霜,最底下那罐的罐底,沉着圈银亮的纹 —— 是旧友的意识碎片随驼肉干换来的,摸上去比寻常陶土多了层润,像浸过岭南的晨雾。

“这桂圆晒得透,” 王师傅捏起颗桂圆干,指腹蹭过果肉的褶皱,糖霜簌簌落在竹匾里,“核小肉厚,炖甜汤时丢一把,不用放糖就甜得粘嘴唇。” 他往竹筐里摆桂圆,果肉碰撞发出 “咚咚” 响,混着陶罐的陶土香,像搬进了半片岭南的坡地。最饱满的那几颗还留着果蒂的痕迹,岭南来的陈婶说这是霜降后摘的,带着秋阳的暖。

星陨剑靠在糖瓷缸旁,剑身映着晃动的桂圆影,那些琥珀色的光斑随晨风轻轻晃,像谁在银镜上撒了把碎蜜。旧友的意识碎片顺着剑鞘爬向陶罐,在桂圆肉上凝出细银的霜,阳光照过时,竟折射出淡淡的虹彩。我掰开颗桂圆,银纹随果肉的甜在舌尖化开,岭南的温润混着阳光的暖漫上来,像含了口晒干的秋阳 —— 就像当年在星渊的温室舱,旧友总把储存的蜜饯省给我,油纸包拆开时 “沙沙” 响,他说 “吃点带甜味的,能想起花开是香的,果子是甜的”。

岭南坡的陈婶正教小林挑桂圆干,竹筛在木案上轻轻晃,空壳和碎肉顺着筛孔落下,在地上积成层琥珀色的毯。“得选这种捏着硬实的,” 她指尖捏着颗桂圆往阳光下照,果肉的纹路里嵌着银星,“当年我阿婆教我晒桂圆,说要三蒸三晒:头遍蒸到果皮开裂,挂在竹架上吹山风;二遍蒸到果肉变软,让糖分往表皮渗;最后晒到果壳发脆,才算成。” 陶罐里的桂圆干堆得像小山,最顶上那几颗还留着竹筛的印记,是晒之前特意压的,如今纹路里积着糖霜,像枚枚小灯笼。

沈砚帮着搭竹架晾新换的桂圆干,榫卯处的银纹随他的动作发亮,是旧友的意识碎片昨夜悄悄补的,木架接口的细缝都被银线填得严实。“陈婶说这竹架得架在通风处,” 他往架上摆桂圆,指尖沾着果肉的黏,拉丝能扯出半寸长,“让穿堂风天天吹,潮气才跑得干净,存到冬天都不带霉味。” 星陨剑突然轻颤,银光漫过竹架,桂圆干上的水汽 “滋滋” 凝成小珠,顺着银纹滚进土里,竟催出丛耐湿的九里香,白花带着点银星,陈婶说这花在岭南的坡地随处可见,香气能飘半里地。

孩子们围着陶罐抢桂圆干,小宇举着颗桂圆往嘴里塞,糖霜沾得嘴角亮晶晶,手里还攥着块驼肉干,甜香混着肉香漫开来,引得他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