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江门,
宋望水站在城门口上,他从防区到此地没多久,
看着络绎不绝的百姓和撤退的守军,他内心不免有些震惊,
“什么时候撤退的国府军秩序变得这么有序了?”
宋望水皱着眉头在想些什么,正欲开口,
忽然像是感应到什么,转身看向隔着一整个金陵的中华门外,
对上了某道目光。
下一刻,宋望水捂着胸口,沉闷一声,摇摇欲坠。
身旁副师长见状,赶忙上前搀扶住,
“军座,您没事吧?!”
宋望水摆摆手,深吸几口气后,口中呼出道道白雾,
冷空气顶级过肺,让他缓过劲来。
随即连忙问道,“驻守金川门、兴中门一带的一零六旅,和驻守钟阜门的一零八旅有没有消息传来?”
副师长回复道,“报告军座,目前这两个部队守备正常,
除部分鬼子摸过来想趁机搞破坏外,暂时没有遇上鬼子的大部队。”
宋望水点点头,内心有些疑惑,
此时已经凌晨1点,按理来说枪炮声应该离挹江门越来越近才对,
毕竟鬼子不傻,在三面围城的情况下,能从正面突围的人不多,大多人还得从挹江门出下关渡口过江,
鬼子应该派人前来追击才对。
方才忽然的心悸让他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抓紧时间,安排部队,按卫戍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撤退。”
看着城门里头仍一眼望不到头的人,他继续补充道,
“速度太慢了,把贵重武器,像火炮类的,将炮镜卸下来,炮身就地处理,不要带上船。”
“是!军座。”
副师长接到命令,立马先一步小跑下城门传达命令。
重武器扔掉,是大部分撤退部队会应用的做法,将核心零部件带走,带不走的东西一律销毁,
不一会儿,江面上便多出一门门被丢弃的火炮,
噗通几声后,江水没过炮身,不见了踪影。
宋望水见此地无大事发生,便打算继续回到钟阜门的驻地,他要继续监视鬼子的动向。
刚准备登上军车,忽然听到36师队伍里传出一阵阵议论,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兄弟,你从鼓楼那边过来的吧。”
“是啊,兄弟你也是?”
“可不嘛,那附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