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铁证如山,你管这叫误会?(第1页)

……

姜文的质问,击碎了法庭上由张伟律师精心制造的那个名为“弱者恐惧”的阴谋。

被告席上,王倩精心维持的柔弱形象差点维持不住。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求助般地看向自己的律师张伟。

张伟的脸色也有些难看,但他毕竟经验丰富,立刻举手示意。

“审判长,自诉人的问题带有强烈的个人臆测!我方刚才已经解释过,当事人的行为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下的行为逻辑不能以常理度之!”

“是不是臆测,我们用事实说话。”

姜文没有与他争辩,而是转向法官席。

“审判长,我请求出示第三份证据。”

“准许。”

大屏幕的画面再次切换。

这一次,屏幕上出现的不是视频,而是一份条理清晰、数据详实的可视化报告。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地铁偷拍”事件24小时内网络舆情影响分析》。

旁听席上的人群发出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他们从未在法庭上见过如此新潮的证据形式。

报告的第一页,是一个巨大的饼状图,清晰地展示了王倩那段直播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的传播量。

“报告显示,在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被告王倩的直播剪辑片段,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八千万次,转发量超过三百万次。”

姜文的声音带着些许玩味。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不断滚动的词云图。

“软饭男”、“变态”、“垃圾”、“去死”、“人肉他”……

无数充满了恶意的词汇,被设计成了大小不一的形状,堆积成一个人形,触目惊心。

“根据后台数据抓取和分析,在这24小时内,直接针对我个人姓名的辱骂、诅咒类信息,共计十万三千七百余条。”

“其中,包含我本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的帖子,共计一千两百余条。”

“因为这些信息的泄露,我收到了超过八百个骚扰电话和三千多条恐吓短信。”

姜文按动手中的遥控器,屏幕上切换出一张张经过公证的骚扰电话和短信截图。

“我的工作,被辞退了。”

他又调出了一份律所的解聘通知书电子版。

“我的房东要求我立刻搬走,因为他不堪邻里的指指点点。”

“我家人出门买菜,会被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