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份奏折(第1页)

次日,西岐大殿。

姬昌依旧是那副没骨头似的懒散模样,靠在王座上,半眯着眼,仿佛随时都能睡过去。

殿下的气氛,却已是剑拔弩张。

以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为首,姬发一方的势力早已串联完毕,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色。

他们准备了数十条罪状,核心只有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

他们要用这把最古老,也最锋利的刀,将伯邑考这个异端,彻底钉死在西岐的耻辱柱上。

姬发站在武将之首,一身戎装,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满是匡扶社稷的凛然正气。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出列,奏响这讨伐的第一声号角。

然而,有人比他更快。

一道身影,从文臣的末尾,不疾不徐地走了出来。

是伯邑考。

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布衣,与满朝的锦衣华服格格不入。

他手中,捧着一卷厚重的竹简。

“父亲,丞相,各位大人。儿臣有本要奏。”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将即将爆发的喧嚣,硬生生压了下去。

姬发准备好的满腔说辞,顿时堵在了喉咙里,不上不下,脸色憋得有些发紫。

姜子牙抚着长须的手,微微一顿。

王座上的姬昌,似乎被这声音扰了清梦,不耐烦地睁开一只眼,含糊地嘟囔了一句:“讲。”

伯邑考没有再多言,他缓缓展开手中的竹简,用一种平铺直叙,却又掷地有声的语调,开始宣读。

“《西岐富强方略》。”

“其一,兴修水利。当勘测西岐全境水文,于渭水上游筑坝蓄水,开凿主干渠三条,支渠百道,引水入田,可保旱涝无虞。”

“其二,改良农具。改木犁为铁犁,增曲辕,便于转向,可使耕地效率倍增……”

“其三,推广新作。引进耐旱高产之粟米,于山地推广,以补平原粮产之不足……”

“其四,以工代赈。凡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国之工程,皆可招募流民、贫户为工,按日发放酬劳。使其自食其力,而非坐等救济。”

“其五,设绩效之赏。凡农户,垦荒一亩,赏钱十文;粮产超往年一成者,减税半斗……”

他每念一条,殿中百官的脸色就变幻一分。

从最初的错愕,到中途的惊疑,再到后来的荒谬与愤怒。

当伯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