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台儿庄西门。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但这安静,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恐惧。
方振武趴在“惠通大车店”二楼的断墙后面,用一块碎玻璃片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街对面的动静。
玻璃片里反射出的是,一片被炮火犁了数遍的焦土,和几栋同样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民房。
他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31师91旅182团一营二连的连长。
一个二十七岁,毕业于西北军官学校的年轻人。
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脱的书卷气,但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却早已被战争的火焰熏烤得只剩下疲惫和坚硬。
惠通大车店,是西门防线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
它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大院,青砖高墙结构坚固。
在连日的炮击中,虽然大部分的瓦顶和木质结构都已被摧毁,但主体的那几面承重墙和那个由巨石垒成的、用来拴马的巨大院落,依然顽强地矗立着。
一旦这里失守,日军的坦克和步兵,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作为总指挥部的文昌阁。
所以,这里是必死之地。
“连长,弟兄们都……都快撑不住了。”
副连长李疙瘩凑了过来,他是个三十多岁的老兵,脸上坑坑洼洼,像块月球表面,是连队里所有人的主心骨。
他的声音沙哑,嘴唇干裂得像是要渗出血来。
方振武没有回头,他知道李疙瘩说的是什么。
从昨天下午开始,他们这个满编一百二十人的连队,在击退了日军濑谷支队两个小队的数次冲锋后,到现在还能喘气的只剩下不到四十人。
弹药,更是所剩无几。
每个人的子弹,平均不超过二十发。
手榴弹,只剩下最后两箱德制M24木柄手榴弹,这是他们最后的“重武器”。
水,已经断了整整一天一夜。
士兵们只能靠舔舐墙壁上那点混着硝烟味的露水来缓解干渴。
伤员们,因为没有水清洗伤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皮肉,一点点地溃烂、发黑。
“让弟兄们,把刺刀都擦亮点。”方振武的声音很平静,“告诉他们,省着点子弹打。鬼子不摸到墙根底下,谁他娘的都不准开枪。”
“是。”
李疙瘩点了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
方振武的目光,再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