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熔炉之始(第1页)

今天九月三日,开始前先……

【庆祝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九点开始阅兵仪式,大家准备好了没有】

……

一九三八年,八月下旬。

武汉外围,瑞昌。

一场闷热的雷雨,刚刚席卷过这片位于长江南岸丘陵与湖沼交错的土地。

天空,依旧阴沉。

远方的云层深处,还时而有沉闷的雷声滚过,那声音像极了重炮的轰鸣,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

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是雷声。

那就是炮声。

是战争这部巨大而无情的绞肉机,在缓慢而又坚定地预热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

陈墨站在一处被临时征用为前线指挥所的祠堂的屋檐下,默默地看着院落里,那些正在泥浆中紧张忙碌着的士兵。

他们是薛岳将军第九战区麾下的一支普通部队。

士兵们的来源驳杂,有从广东一路北上增援的粤军,也有刚刚从江西本地征召的新兵。

他们身上的军装颜色各异,手中的武器也五花八门,从崭新的中正式步枪,到老旧的“汉阳造”,甚至还有扛着红缨枪和土铳的地方民团。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着紧张、麻木和一丝南方人特有的倔强神情的复杂表情。

他们知道,一场决定国运,也决定他们个人生死的大战,即将在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发生。

“陈科长,您的茶。”

一个穿着学生装,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几颗青春痘的年轻勤务兵,小心翼翼地,端过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粗茶。

“谢谢。”

陈墨接过茶,点了点头。

科长!

是他现在的新身份。

自从那晚,与周先生进行了一次“长春街之谈”后。

王维国教授,竟出乎意料,彻底地对他放开了所有的权限。

陈墨不知道王维国在打什么主意,也不想去深究

反而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地,将他那个小小的特别行动科,扩充成了一个拥有近百名队员的、真正的“特殊部门”。

他的队员,成分极其复杂。

有李四光那样的技术天才,有侯德榜那样的医学怪人,有王二麻子那样的地头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