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武汉。
当陈墨和他的队伍在逃离的那座英雄之城之后。
武汉正在经历着一场,比死亡本身,更恐怖、更漫长的凌辱。
城,破了!
在经历了近五个月的、殊死几乎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抵抗之后。
华夏的军队终究还是在日军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压倒性的攻势之下,选择了战略性的放弃。
十月二十五日夜,最后一支负责断后的部队,在炸毁了粤汉铁路的铁轨和长江上的趸船之后,也悄然向西撤去。
留下来的是一座几乎流干了血,失去了所有武装力量不设防的空城,和城里那近百万来不及,或者根本无力逃难的手无寸铁的平民。
起初的两天城里很安静。
一种死一般的安静。
百姓们关门闭户躲在自己的家里。
从门缝和窗户的缝隙里,用一种混杂着恐惧、仇恨和一丝侥幸的复杂眼神。
看着一队队戴着钢盔、端着三八大盖、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兵,涌入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
很多人还在心里存着一丝幻想。
他们想这里毕竟是“九省通衢”是华中最大的城市,还有那么多的外国租界和记者。
日本人总要顾及一点“国际观瞻”吧?
他们或许不会像在南京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吧?
然而他们错了。
他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们低估了战争,这台巨大的机器,将“人”变成“兽”的可怕能力。
也低估了这支早已被军国主义思想,彻底洗脑的军队,其内心深处,那早已泯灭了人性的纯粹的恶。
地狱的序幕是从抢劫开始的。
二十六日下午,一队隶属于冈村宁次第十一军的士兵,冲进了位于江汉路上的“老介福”绸缎庄。
这家开了近百年的老字号,是汉口最有名的商铺之一。
老板是个精明的人,在日军进城前,他特意在店门口挂上了,一面巨大的英国米字旗,和一面写着“中英合资”的幌子,妄图以此来躲过一劫。
但没用。
带队的日军曹长,只是轻蔑地看了一眼那面米字旗。
然后一脚就踹开了,那扇由名贵楠木制成的雕花大门。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这里……这里是英国人的财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