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战争有时候,并非是两支军队的碰撞,而是一个文明企图碾碎另一个文明时,那坚硬的土地所发出的碎裂的声音。”
——摘自不知名战地记者未发表的日记
一九三九年,三月五日。
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10师团,前线集结点。
天还是灰蒙蒙的,没有亮透。
伊藤敏也中尉已经穿戴整齐。
他用一块蘸了清水的白布,仔细地擦拭着指挥刀刀柄上的樱花徽章。
身后是整装待发的第一中队,一百八十四名帝国士兵。
他们已经在这片位于太行山脚下、泥泞的平原上集结了整整两天。
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长途行军后的疲惫和大战将至的麻木的兴奋。
军靴擦得锃亮。
枪管保养得一尘不染。
每一个士兵的背包里都塞满了,足够支撑五天高强度作战的口粮和弹药。
他们时刻等待着最高指挥官发出指令。
终于。
凌晨六点整。
一个传令兵骑着摩托车,卷着一身的寒气和泥浆,冲进了营地。
他从皮质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盖着方面军司令部红色火漆的最高指令。
中队长以上军官迅速地在伊藤敏也的帐篷里集结。
大队长是一个身材矮壮、面容如同岩石般坚硬的少佐。
他展开指令,用命令的语调宣读着:
“‘春季冀南太行山麓肃正作战,正式开始。”
“命令:我师团协同第109师团,呈钳形攻势,由南向北,对盘踞于太行山脉东南麓之八路军129师匪部进行梳篦式清剿。”
“作战目标:不求占领,不求战果。只求最大程度地摧毁其生存之根基。”
“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大将阁下训示如下:……”
少佐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狂热的崇敬。
“要让每一粒能滋养赤匪的土壤都沾满鲜血。要让每一口能缓解匪军干渴的水井都填满尸体。要让每一间能为匪徒遮风挡雨的房屋都化为灰烬!”
“天皇陛下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
“天皇陛下板载!”
帐篷里所有的军官都齐齐地向着东,方那片他们永远也回不去的故土,重重地鞠了一躬。
命令下达完毕。
机器开始运转。
伊藤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