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的地龙烧得很旺。
但齐燮元却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比这地龙烧的炭火还要热。
“新蛋糕?”
他咀嚼着这三个字,那双本已有些浑浊的老眼里重新迸发出了饿狼般贪婪而又精明的光。
“顾先生的意思是……”
“意思很简单。”
陈墨从他那张红木书桌上拿起了一支“万宝龙”钢笔。
笔是好笔。
通体漆黑,笔尖鎏金,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齐督办,您是治安总署的督办。手里握着整个华北伪政府的刀把子。”
“可这把刀再快,也快不过日本人的枪炮。”
“说到底,您和我那个表舅汪时一样,都还只是在替日本人管着一群不听话的穷鬼。”
“分的也都是些他们吃剩下的残羹冷炙。”
他顿了顿,用那支冰冷的笔尖在地图上塘沽那个位置重重地点了一下。
“但这里不一样。”
“这里是日本海军自己的钱袋子。”
“他们从德国低价进口原料,在这里加工成各种见不得光的化学武器,然后再高价卖给本土的军部和陆军的那些马鹿们。”
“这一来一回,里面的利润足以再造一个天津卫。”
“这块蛋糕之前是他们海军自己关起门来独吞。”
“我们连闻闻味儿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现在,”
陈墨转过身看着齐燮元,脸上露出了一个如同魔鬼般充满了诱惑的笑容。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手伸进去的借口。”
“什么借口?”齐燮元下意识地追问道。
“我。”
陈墨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一个从德国来的能让石头都变成黄金的‘化学天才’。”
“一个连石井四郎将军和松平秀一少将都赞不绝口的‘帝国瑰宝’。”
“您想,”
他开始为这条嗅到了血腥味的老狐狸,画一张无比诱人的大饼。
“我现在虽然挂着经济总署的顾问头衔,但我的研究却是在陆军的1855部队里进行。”
“这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
“如果您能出面,联合北平的汪署长,一起上书方面军司令部。”
“就说为了更好地整合华北地区的科研资源,为圣战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