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香城固(第1页)

庆功宴的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之后。

黄崖洞,再次恢复了它特有的、被机器轰鸣和铁锤叮当声所填充的、紧张而有序的宁静。

“飞雷炮”的试射成功,激起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欢呼和喜悦,更是一场席卷了整个根据地军事工业体系深刻的革命。

陈墨这个“技术研究总队”的总队长,成了整个根据地,最忙碌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他的那间,设在兵工厂最深处山洞里简陋的办公室,门槛几乎都要被踏破了。

每天都有来自各个军区、各个部队的指挥员,骑着快马不远百里地赶来。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讨要“宝贝”。

有的是来讨要那传说中“一炮就能轰平一个炮楼”的飞雷炮。

有的是来学习,那种“五花八门、防不胜防”的新式地雷的埋设技术。

面对这些热情得近乎于“抢劫”的同志们。

陈墨总是一概地摇头。

“东西,没有。”

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不是他小气。

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次试验的成功,和能够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之间。

还隔着一条比太行山,还高、还宽的巨大的鸿沟。

飞雷炮威力巨大。

但是它对发射桶的钢材强度、对发射药的配比精度、对引信的安全性,都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

以根据地,现在这种几乎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的工业基础。

想要大批量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飞雷炮”。

无异于天方夜谭。

一次操作失误,或者,一次材料的瑕疵。

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炸膛事故。

新式地雷,阴险致命。

但是它同样需要大量的技术培训。

一个不熟悉其原理的士兵,去埋设一枚“子母连环雷”,很可能第一个炸死的就是他自己。

酒精更是如此。

一锅成功的蒸馏,背后是十几次,因为温度和时间控制不当,而导致的失败。

他们浪费不起那些宝贵的粮食。

陈墨知道自己,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去满足,那些前线部队急功近利的要求。

而是沉下心来,去做一件更基础、更困难,也更伟大的事情——建立标准,培养人才。

他要将自己脑子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