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风语学院(第1页)

西陆的风,从来都是粗粝而暴烈的。

它从极北冰原一路南下,穿过断崖裂谷,掠过荒石戈壁,在黄昏时分撞上孤岭山脊,发出如兽低吼般的呜咽。寻常人避之不及,可阿尘却站在这风口之上,衣袍猎猎,双目微闭,任狂风撕扯着他的发丝与思绪。

他脚下的土地,曾是一片被遗忘的废墟——百年前一场灵脉暴动后,这里寸草不生,连飞鸟都不愿停留。如今,这片死地已被重新开垦。三十六根由风蚀岩雕琢而成的石柱环形排列,每根柱顶都嵌着一块透明晶石,随气流变化而闪烁明灭;中央是一座半开放式讲坛,以整块青冈岩凿成,表面刻满了细密的符纹,正是沈青芜亲授的“共情回路”图谱。

这里,便是“风语学院”。

自那日百炼坪上空浮现“共生印”,沈青芜悄然离去后,阿尘便独自踏上了西陆。他没有追随她的踪迹南行,而是选择留下,将她毕生所传的理念化为现实。

“师尊说过,真正的力量不在杀伐,而在理解。”阿尘睁开眼,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吹散,“尤其是……对情绪的理解。”

他抬手一引,一道微弱的气旋自掌心升起,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划出流畅弧线。紧接着,远处一名少年猛地咳嗽起来,脸色涨红,额头渗出冷汗。

阿尘眼神一凝,立刻跃下高台,几步奔至那少年身前。

“停!收回灵力!”他厉声喝道。

少年颤抖着掐诀,勉强切断了与空气中气流的连接。片刻后,呼吸才逐渐平稳。

“又来了?”阿尘蹲下身,语气缓了下来。

少年点头,声音发虚:“我……我只是想感知更远的风向,可突然听到很多声音……有人在哭,有人在怒吼……我不知道那些是不是真的……”

阿尘伸手按在他后颈,一丝温和的灵息探入经络,随即皱眉:“你强行打开了‘风识七窍’,但没建立情绪屏障。风不只是空气的流动,它还承载着人的意念、情感波动,甚至是未说出口的执念。你现在不是在听风,是在读心。”

“可师父不是说,要‘听见不可闻之声’吗?”少年不甘心地问。

“是。”阿尘站起身,环视周围十几名弟子,“但前提是——你要先学会分辨哪些声音属于你自己,哪些来自外界。否则,你会被别人的悲喜淹没,最终失去自我。”

他走向讲坛,指尖轻抚那幅共情图谱:“沈师曾告诉我,她在轮椅上度过的那些年,最痛苦的不是不能行走,而是无法屏蔽他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