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岚宗后山,晨雾如纱。
昔日杂役院的残垣断壁早已被岁月吞没,连最后一块刻着“外门执事处”的石匾也倾倒在藤蔓之下,只露出半截斑驳字迹。这里不再有打骂声、扫帚划地的沙沙声,也没有深夜里偷练功法却被发现后挨罚的哭喊。取而代之的是风过草尖的轻响,是露珠从叶脉滑落时那一声微不可闻的“嗒”。
沈青芜坐在一片柔软的绿茵上,背靠着一株老槐树的根瘤。阳光穿过枝叶间隙,洒在她肩头,像一层薄金。她的右腿依旧不便,但已能支撑起身——不是靠毅力硬撑,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东西正在苏醒:那是与大地共鸣的节奏,是筋骨与草木同频呼吸的律动。
林梦冉站在不远处,手中握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铲,正试图挖开一块被野葛缠绕的旧地基。他额角沁汗,衣襟微敞,却始终未停下动作。
“你还记得吗?”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温和,“十年前,你说这院子太冷,夜里扫地时总听见墙角有人低语。”
沈青芜笑了,指尖轻轻拂过身侧一株细长的草叶。那叶片呈淡青泛蓝,边缘锯齿分明,正是当年她冒着禁令偷偷移植的断骨草。
“我记得。”她说,“我说那是亡魂在念咒,你说那是老鼠啃木头。”
“结果是你对了。”林梦冉放下铲子,走过来坐下,离她不远不近,恰是一步之遥,“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些‘低语’其实是灵植成熟时释放的波动。它们感知到你的气息,才会轻颤发声。”
沈青芜望着眼前这片延展至山坡尽头的青绿地毯,眼中浮起温柔的光。
“你看,当年那一株灵芽,现在已经满人间了。”
风吹过,整片草地仿佛应和般轻轻起伏,如同呼吸。成千上万株断骨草随风摇曳,茎秆中隐隐流转着极淡的蓝芒——那是“残源之力”最原始的显化形态,不属于任何正统修行体系,却能在贫瘠之地生根,在绝境之中开花。
林梦冉静静看着她侧脸,忽然问:“值得吗?舍去名望地位,只为回来种一片草?”
“这不是种草。”她摇头,声音轻却坚定,“这是还愿。”
她抬手抚上胸口,那里贴身藏着《残缺修行录》的手稿。纸页虽旧,但她知道,每一个名字都活着——阿尘用草绳记下的村落孩童、小瞎子凭心听诵的雪原歌谣、南荒流民以血画符的求生咒语……这些曾被视作“歪道”的修行痕迹,如今已悄然扩散。
就在昨日,他们途经三江口小镇,见一名跛脚少年蹲在桥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