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民事纠纷,报警也没用?(第1页)

大年初十,对很多人来说还在新年里。

但体制内不一样,不光要有人值班,初八必须到齐。

当很多人还围在火炉边打麻将的时候,沈臻已经来到服装厂。

一大群人打着横幅,把大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名中年男子跪在地上,“求求大家给我一点时间,哪怕就是卖掉整个工厂,我也会把你们的工资付清。”

“你们在工厂也有这么多年了,应该相信我的人品。”

“我可以给你们写个保证书。”

“现在大过年的,我也没地方借钱,大家再宽容宽容好吗?算我求你们了。”

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服装厂的老板已经被人逼到这个份上了,一些工厂的老员工也有些动容。

沈臻远远在车上看着,心情特别沉重。

派人过去解了围后,来到服装厂的办公室。

这个新厂建起来也没多少时间,由于前几年效益太好,老板就在开发区买了块新地皮,扩大了产量。

但他没想到的是,欧盟突然出台一个新规,要求对出口那边的产品进行环保测试。

这一规定出台,直接搞死了很多企业。

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大量企业濒临破产,明州市这家服装厂也是如此。

沈臻在服装厂看了一圈,发现他们从管理到生产,都算是非常不错的。

甚至员工宿室也干干净净,六到八人一间宿室,而不是沿海那些企业一样,一个房间住几十个人,住宿条件极差。

他们这里,至少看到了人性化的一面。

老板杨友兵,还是市政协委员。

看到沈臻过来后,他跪在地上哀求,“沈市长帮帮我,我实在扛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又够相信,几个月前还风光无限的企业家,居然被逼到这种境地。

望着仓库里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T恤,沈臻一时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因为在她没有上任之前,市里已经帮他在银行贷了款,再贷款已经不可能了。

她只能安慰对方,“先起来吧,大家一起想办法。”

“既然我来了,就不会坐视不管。”

“谢谢沈市长,谢谢沈市长。”

杨友兵真的是感激不尽,先不说沈市长能不能帮到他,至少人家有这态度。

沈臻回到办公室后,想着这个问题也脑壳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