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打了,钱也收了,气也顺了。
何雨柱说完断交的话之后也没给贾东旭和一大爷易中海解释的机会。
本来就对这些禽兽们敬而远之,抓住机会,自然要远离。
更何况还有秦淮茹这个迟早要成为寡妇的女人,早早远离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看看没了傻柱这个血牛,等到贾东旭挂墙上的时候,贾家的寡妇该如何生活下去。
何雨柱果断拿着钱就回了家。
第二天。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洒在四合院的青砖灰瓦上。
何雨柱特意下班回来的早,去便宜坊买了一整只烤鸭回来。
当何雨柱拎着油纸包走进四合院时,夕阳正把斑驳的树影投在灰砖墙上。
烤鸭的香气像条活鱼似的从纸缝里钻出来,惹得前院三大爷家的窗户"吱呀"开了条缝。
怕是要就着烤鸭的香味好下饭,还能省点菜钱。
何雨柱故意放慢脚步,让油脂混合果木香的气味在过道里多停留片刻——这可比扇贾张氏耳光还解气。
95号四合院的邻居们也知道,何雨柱是特意打贾家的脸,昨天说要吃烤鸭,今天就买烤鸭,这就是要打贾家的脸。
中院水槽边,秦淮茹正拧着件发白的工装。听见脚步声抬头时,湿漉漉的刘海粘在额头上,倒显出几分我见犹怜。
给谁看?反正何雨柱是不看。
何雨柱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
贾家窗户突然"砰"地关上,显然也是知道何雨柱买了烤鸭。
这感觉是真爽啊!
而何雨柱此刻正借着这难得的机会,细细品味下这个时代的烤鸭。
这是一只色泽金黄的烤鸭。
那酥脆的鸭皮在齿间迸发出"咔嚓"脆响,滚烫的油脂裹挟着馥郁的肉香在口腔中绽放,让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
后世的烤鸭虽也堪称美味,却总少了这份令人心颤的惊艳。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只油光水滑的烤鸭简直就是人间至味,每一口都是对味蕾最奢侈的犒赏。
更难得的是,这时代的鸭子还未沾染半点"科技与狠活"的浊气。
它们都是实打实在河畔散养长大的,每日里啄食活虾小鱼,在芦苇荡中自在嬉戏。
从宰杀到烤制,老师傅们始终恪守着祖传的三十六道工序,果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