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定下来后,接下来就是设计阶段。张大财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部分,没想到却成了他与豆小芳“战争”的开始。
豆小芳请来了国内知名设计事务所,主创设计师是一位留着山羊胡、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名叫文思远。此人说话慢条斯理,开口闭口都是“空间叙事”、“建筑诗学”和“场所精神”,听得张大财云里雾里。
第一次方案汇报会上,文设计师展示了他的概念:“我们将以‘云卷云舒’为理念,建筑形态追求流动感,仿佛蓝天下的白云,自由、灵动、变幻...”
张大财忍不住打断:“文老师,咱们能说人话吗?这楼到底要建成啥样?”
文思远推了推眼镜,略显不悦:“建筑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容器,更是精神的寄托。我们要打造的是有灵魂的空间。”
“灵魂很贵吗?会不会超预算啊?”张大财忧心忡忡地问。
豆小芳在桌下踢了张大财一脚,面带微笑对文思远说:“文老师请继续,我们很感兴趣。”
文思远继续他的演讲,展示了一堆曲线形的建筑布局和流线型的外立面设计。最后当效果图呈现出来时,张大财瞪大了眼睛。
“这楼怎么弯弯曲曲的?像条毛毛虫!而且阳台为什么是斜的?家具怎么放啊?”
文思远解释道:“这是解构主义手法,打破传统的方盒子思维,创造动态的美感。”
“动态我很喜欢,”张大财说,“但业主晾衣服会不会被风吹跑啊?”
会议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等人走后,豆小芳对张大财说:“张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文老师是知名设计师,他的作品获过奖的。”
“获什么奖?最不像楼房奖吗?”张大财嘟囔道,“我觉得房子就得方方正正的,省料又实用。他那个设计,光是外墙瓷砖就得切割多少浪费多少啊!”
豆小芳叹了口气:“我们不能只建一个方盒子小区,那样没有竞争力。现在消费者要的是品味,是设计感。”
“消费者要的是实惠!”张大财反驳道,“你信不信,我去大街上拉十个人问,九个人会选便宜实用的房子,而不是那种歪歪扭扭的‘艺术品’!”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最后豆小芳提议:“那我们做市场调研吧,让数据说话。”
经过两周的调研,结果出乎豆小芳意料:大多数潜在购房者确实更关注户型实用性和价格,对过于前卫的建筑外观并不买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