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江南的烟雨就笼罩了太湖流域。陆寻站在鼋头渚的石台上,望着湖面蒸腾的水汽,掌心的共生纹泛起温润的暖意。三珠归位已过三年,天地间的气脉愈发和谐,连太湖的水纹都比往年规整了许多,浪涛拍岸的节奏带着天然的韵律:“看来这里的‘水龙局’愈发稳固了。” 他指尖划过水面,激起的涟漪竟顺着气脉流向,在湖面画出个淡淡的太极图案。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船头轻颤,符面映出湖底的景象 —— 三珠归位后形成的气脉网在湖底交织,像银线般连接着各处龙脉节点,几只老鼋在气脉交汇处游弋,背甲上的纹路与气脉完美契合:“寻哥你看!老鼋们在守护水脉节点呢!” 她往水里撒了把龙息草籽,草籽遇水即化,顺着气脉扩散开,“血珠说它们是太湖的灵物,受龙脉滋养,也在反哺水脉。”
王胖子蹲在岸边烤鱼,军大衣搭在石栏上,离火珠在炭火里转着圈,将鱼皮烤得金黄酥脆:“奶奶的这太湖银鱼就是鲜!” 他往鱼身上撒了把野花椒,“胖爷巡这趟江南,发现各地的守脉人越来越像样了,昨天在苏州看到个半大孩子,都会用青铜镜测气脉了!” 鱼肉的香气混着水汽飘开,引得几只水鸟在岸边盘旋。
不远处的渔港里,渔民们正忙着修补渔网。新搭的栈桥安 “丁字形” 伸入湖中,栈桥的桩脚缠着龙息草编的绳网,既能防蛀又能聚气。老渔民周伯拄着竹篙指挥年轻人干活,竹篙上刻着简单的水纹符,每点一下水面,就有细小的气脉顺着波纹扩散:“陆先生来得巧!” 他笑着招手,“这新栈桥按您三年前画的图样搭的,去年汛期愣是没被淹着!”
陆寻走下石台,护脉刀轻叩栈桥桩脚,金红色的气脉顺着刀身注入,桩脚周围的水草瞬间挺立起来,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阳光下闪着光:“气脉通了,桩脚能扎根更深。” 他往渔网里塞了片黄龙玉佩的边角料,“把这个缝在网头,捕鱼时能避开龙脉节点,不伤水族灵智。” 玉佩接触渔网的瞬间,网眼上浮现出淡淡的龙纹,入水即隐。
林婉儿跟着周伯的孙女小莲去看渔船上的风水阵。小姑娘才十二岁,梳着双丫髻,腰间挂着个小小的听石符碎片,是去年陆寻送的:“陆姐姐你看!我按爷爷教的,在船尾种了芦苇,船头挂了桃木片!” 她指着船舷上的刻度,“这是测水脉的‘定波尺’,水脉稳的时候刻度是绿色,乱的时候会变灰!” 听石符碎片在她掌心亮了亮,映出船底流畅的气脉走向。
王胖子把烤好的鱼递给围观的孩子,离火珠在掌心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