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人珠紫气(第1页)

蜀山的晨雾还带着湿润的草木香,陆寻踏着青石板路往山下走,掌心的紫气能量球在阳光下泛着金红相间的光。天珠与地脉的紫气在球内缓缓旋转,像两颗相互环绕的星辰,与掌心的共生纹产生强烈共鸣:“这两股紫气已经初步融合。” 他低头看着能量球,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再加上曲阜的人珠紫气,就能集齐三股本源之力了。”

林婉儿的听石符在掌心跳动,符面映出曲阜方向的气脉图 —— 人珠的绯红光芒虽然微弱,却异常坚韧,像颗埋在文脉深处的火种,周围缠绕的煞气比蜀山更细密,形成层薄薄的灰雾,试图隔绝人珠与天地的联系:“寻哥你看,曲阜的煞气是‘缠丝煞’。” 她指着符面的灰线,“血珠说这种煞气专门缠绕文脉气脉,就像丝线缠紧棉絮,时间长了会让人珠失去光泽。” 符面突然闪过红光,孔庙方向的煞气波动异常剧烈,显然有变故。

王胖子扛着青铜残片跟在后面,军大衣上别着蜀山道童送的野菊,离火珠在他掌心转得欢快:“奶奶的这帮煞气还挺会挑地方!” 他往山下的石阶啐了口唾沫,“昆仑、蜀山、曲阜,净捡咱们龙脉的要害下手!” 离火珠的青焰偶尔舔舐路边的野草,草叶上的露珠瞬间化作白雾蒸腾,“等集齐三股紫气,胖爷定要把那天地缝隙炸个稀巴烂!”

下山的路上遇到不少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捧着新采的茶叶、晒干的草药,还有孩子们亲手画的护身符,围在路口不肯散去。蜀山掌门站在人群前,鹤发在晨光中泛着银白:“陆施主此去曲阜,切记人珠紫气藏于文脉深处。” 他往陆寻手里塞了卷竹简,“这是蜀山保存的《易经》古卷,或许能助你感应文脉之气。” 竹简上的墨迹虽淡,却透着股沉静的道韵。

少林住持也走上前,双手合十行礼:“儒家文脉与佛道气脉同源异流,施主可用佛光护脉经辅助紫气融合。” 他往陆寻怀里放了串菩提子手链,“这手链浸过百年晨露,能安神定气,抵挡煞气侵扰。” 菩提子的温润触感与紫气能量球遥相呼应,形成层淡淡的光罩。

陆寻一一谢过众人,将竹简和手链小心收好:“多谢掌门和大师馈赠。” 他往曲阜方向拱了拱手,“等封堵天地缝隙之日,还望蜀山与少林能助一臂之力。” 共生纹感应到两位老者的气脉中都藏着丝微弱的紫气,显然他们年轻时都曾接触过鸿蒙紫气的本源。

离开蜀山地界,一路往东行去,官道两旁的田野渐渐多了起来。稻穗在风中摇摆成金色的波浪,田埂上的农夫正弯腰劳作,孩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