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只要城南高地在手,敌军在城南区域的所有炮兵阵地,步兵集结点都在我军炮兵的直接打击下。”
“而按照高山炮群的火炮参数,他们的覆盖范围也就在这个区域以内。”
“只要我们的炮兵部署在这个区域以外,高山炮群则完全无法打击到我军的重炮阵地,我军的重炮阵地,而我军的重炮则可以轻松覆盖大半个城南区域。”
说完司令部内综合能力最优秀的鬼则参谋用红笔在作战地图上以高山炮群为中心,以十五公里为半径画了一个圆圈,标注这是高山炮群的火力覆盖范围。
这个范围刚好覆盖到城南高地向外三公里左右。
“而且今日损失的巨型攻城巨炮不过只占我军携带的的一半,我军还有12门240毫米四五式240毫米攻城巨炮,大量的150毫米加农炮。”
“只要卡在守军的高山炮群的火力覆盖范围外,足以轰开城墙,为蝗军大部队打开进城的缺口。”
“而一旦城破,只有依靠进口的20几门150毫米榴弹炮,采取固定炮台部署模式的火炮,对于双方数十万人的战斗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鬼则参谋讲解完毕之后,在场的所有日军高级军官都眼神都明显一动。
日军损失的攻城巨炮原因只是日军炮兵部队认为威胁减低,为了节省弹药,最大程度发挥攻城巨炮部队的威力,轰开城墙。
日军重炮部队在一号高地的上的炮兵掩护下,把240毫米攻城巨炮推进到离城墙2公里的位置直接轰击城墙,这才导致宝贵的攻城巨炮损毁了一半。
如果把巨炮阵地的位置往后再移动个两公里,虽然射击精度下降,需要花费更多炮弹,但是高山炮群拿它没有任何办法。
战场局势确实如鬼则参谋所说。
不同于国外的城市争夺战,没有城墙的保护,进攻一方可以从多个方向组织部队强攻。
目前守军最大的依仗不是高山炮群,而是围绕城市的经过守军改造和加固后的古城墙还有护城河。
地处江南平原地区,有城墙的保护,日军空有兵力上的优势,却不能完全展开兵力。
四面进攻,没有足够强大的炮火和装甲力量,只能沦为城墙上守军的靶子。
只能寻找一点薄弱之处,集中火力,打开城墙才能有攻进城的机会。
日军的炮兵指挥官也接过鬼则参谋的话说:
“确实如此,一旦城墙破开,有城南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