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二鬼子炮灰部队赶到(第1页)

毫无意外,石原莞尔中将的这份把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考虑到位的作战方案自然是得到了一致通过。

只是最后由那个师团来担任新的主攻任务成为新问题,此前在城南高地的血腥争夺战,打得这些渴望军功的日军师团长都犹豫了。

石原莞尔中将的计划说的是最多再付出一万头小鬼子的伤亡,对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来说,听着好像不多。

到那时换算到一个师团的头上,除去炮兵,后勤等技术兵种,一个2万头小鬼子的常设师团,能扛着枪去打冲锋的小鬼子最多也就一万多。

现代一般军事爱好者都听过一个说法,那就是部队伤亡三成还不崩溃,并且能保证战斗力的部队就是精锐部队。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三成的算法是有讲究的。

是对团以上的大单位而言的,不是对小单位而言。

举个例子,一个普通的100人的步兵连。

按照伤亡比例3比1,阵亡人7人,受伤23人,还剩下70名士兵还能战斗,伤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个连队就要崩溃,彻底失去战斗力了?

很明显这个伤亡数据,尚不足以让一个连的部队崩溃。

换一个单位计算,比如是一个10000人的步兵师。

除去炮兵,装甲兵,野战医院,指挥机关,运输部队,工兵部队,防空部队等辅助部队。

真正能扛着枪进战壕跟敌人对射的一线步兵最多也就5000-7000名士兵,也就是承受主要伤亡的群体。

(这个比例随着部队装备水平变化,如轻装步兵,这个比例要高,如志愿军,国军,如美军这种多兵种协同部队,技术兵种占比高,比例更小。)

那么一万人伤亡30%,就是伤亡3000人,换算到一线步兵部队里,那就意味着部队伤亡过半了。

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战斗力的部队,真的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了。

明知道付出相当大的伤亡的情况下,这些日军师团长都把手里的部队看做自己的本钱,自然是轻易不愿意拿出来消耗。

压根不像是之前打一号高地时候,需要靠争任务,最后还是九州师团这种精锐部队争到。

此时日军各个师团的师团长,都不说话,保持着沉默。

见此情形,石原莞尔中将轻笑一声,有意无意的说:

“此战守军确实给了帝国军队太多的意外,让帝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