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武首日的喧嚣还没散,霍承安就攥着保温杯回了办公室。刚关上门,他就从抽屉里翻出来一本相册,他翻到其中一张老照片发愣——照片里是年轻时的霍老将军霍劲光和他爷爷霍荣光,两人并肩站在军营门口,眉眼间的硬朗气如出一辙。他指尖在杯沿摩挲着,白天周林深匍匐过障、举枪射击的模样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晃,那股子劲、那眉眼轮廓,怎么看都像从霍家的种。
“难不成真是……”他嘀咕着,终究按捺不住,伸手抄起桌上的电话。军区总机接通霍老将军家的线路时,他竟莫名有些紧张,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喂,大伯。”电话通了,霍承安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跟您说个事——我们军校这次派去大比武的进修学员里,出了个好苗子。叫周林深,吉林军区来的,二十三,体能、战术、射击样样拔尖,今天首日比试拿了三个单项第一,脑子还活,推演战术时连作训处的老参谋都夸他。”
电话那头的霍老将军“嗯”了声,声音透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好苗子就好好培养,军校本就是为部队输送人才的。”
“关键不是这个。”霍承安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这小子长得……跟几个堂哥堂弟太像了。眉骨高,下颌线利落,连笑起来时嘴角偏左的弧度都像。可您也知道,堂哥他们仨本就有六七分相似,我实在说不准他具体像哪个。按年纪算,倒跟当年战乱时被特务弄丢的那孩子差不多大……”
这话一出,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霍承安能听见那边传来轻微的纸张翻动声,过了好一会儿,霍老将军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郑重:“你把他的情况再说说——老家哪儿的?家里还有什么人?性格怎么样?”
霍承安赶紧把知道的都倒了出来:“听学员名册上写,他母亲早逝,父亲是杭州机械厂的技工,还有个妹妹在吉林下乡。性格挺稳,话不多,但做事死磕,昨天练拔枪练到熄灯,今天比试时面对燕京军区的尖子也没露怯,心里有底气。”
“杭州……”霍老将军又顿了顿,像是在回忆什么,“过年前我正好要去燕京军区开会,到时候去你军校看看。”
“哎,好!”霍承安连忙应下,挂了电话才发现手心竟出了层薄汗。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飘落的雪,心里那块悬了许久的石头总算落了些——若真是霍家遗落的孙子,那周林深这小子,往后的路可就不一样了。
另一边,霍老将军挂了电话,就对着桌案上的全家福出神。照片里三个儿子并肩而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