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邻居“云裳旗袍”的开张,像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小石子,在云南路弄堂里漾起了好几天的涟漪。茶余饭后,人们的话题总会或多或少地绕到那位风韵犹存的苏老板娘和她的新店上。
“清爽理发室”里也不例外。顾秀芳对斜对面那家店似乎格外关注些。偶尔有客人来做头发,若是聊起苏老板娘的旗袍店,她总会在一旁静静地听上几句。
这天下午,一位在附近百货公司化妆品柜台工作的白小姐来修剪刘海。她算是弄堂里的“摩登人物”,消息灵通,最爱闲聊。
“顾阿姨,郑师傅,你们去过对面那家新开的旗袍店了吗?”白小姐一边对着镜子打量自己的刘海,一边迫不及待地分享情报。
“开业那天去凑了热闹,店里真整齐。”顾秀芳接话道。
“何止整齐!”白小姐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神秘感,“我昨天进去逛了逛,跟苏老板聊了会儿。你们猜怎么着?听说她以前是在霞飞路那边开店的,后来……好像是家里出了点事,才搬到我们这弄堂里来。”
“出事?出什么事?”另一位正在烫头发的阿姨好奇地问。
“这就不太清楚了,好像跟她过世的先生有关。”白小姐含糊其辞,但眼神里闪烁着“我知道但不方便说”的光芒,“不过看她那气派和说话做事,以前肯定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一个人撑起这么个店,不容易呢。而且你们发现没?偶尔会有几个看起来挺‘扎棱’(厉害)的小伙子过来看她,坐一会儿就走,也不多待。”她暗示着那些可能存在的、“不像一般伙计”的人。
“哦呦,是吗……”烫头发的阿姨发出意味不明的感叹。
顾秀芳听了,没说什么,只是低头继续缝着手里的一个盘扣。但郑小河注意到,她缝得格外仔细些。
又过了两天,顾秀芳要去扯些布头回来做鞋面,犹豫了一下,对郑小河说:“小河,我……我去对面苏老板店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零料布头,很快回来。”
郑小河点点头:“去吧,顾婶,店里我看着。”
顾秀芳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手里拿着几块不错的绸缎零料,脸上带着笑意:“苏老板人挺客气,零料都按斤称给我,价钱还算公道。她还让我看了不少新到的料子呢。”
“是吗?都有些什么好料子?”郑小河随口问。
“嗨,别提了。”顾秀芳放下布头,开始絮叨起来,“好看的料子是有,苏杭的真丝缎、软缎都有一些,但价钱吓死人。更多的是些日本来的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