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故人之托(第1页)

郑小河刚推开“摩登今昔阁”的玻璃门,阿秀就快步迎上来,压低声音。

“郑姐,您可回来了。有个苏州来的小伙儿,说是姓易,等了您两个多时辰了。”

“姓易?”郑小河脚步一顿,心头掠过一丝预感。

她快步走进内厅,只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年轻人立刻从椅子上站起身。他约莫十七八岁,面容清秀却带着长途跋涉的风尘,眉眼间能看出易老板的影子,只是更显文弱。

“郑老板。”年轻人恭敬地躬身行礼,双手递上一封信和一个用蓝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

“家父易江国,命我务必亲手将此信和此物交到您手上。”

“快别多礼。”郑小河连忙接过,触手便知那蓝布包裹里是硬质的文书类东西。

她先拆开信,熟悉的、略显潦草却筋骨分明的字迹跃入眼帘,正是易老板的亲笔。

信上先是客套问候,感谢她当初租下景德轩解了他燃眉之急,随后笔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艰难:

“小河老板惠鉴:……苏州老家,犬子日前不幸遭逢意外,伤势颇重,本地医药匮乏,寻常汤药恐难见效。闻听沪上或有西药‘磺胺’流通,此物于伤患或有奇效。老夫深知此请唐突,然舐犊情深,实在无计可施。小河老板交游广阔,若蒙代为留意,设法求得一盒,则易家上下感激不尽,没齿难忘……老夫身无长物,唯有商宅薄产尚存。今将‘摩登今昔阁’所在铺面之房契奉上,权作抵押或酬谢,万望勿却。此乃救命之恩,江国铭感五内……”

信末,易老板的字迹有些颤抖,反复叮嘱小儿定要让她收下房契。

郑小河捏着信纸,心头沉甸甸的。

易老板那样一个宁折不弯、讲究体面的手艺人,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绝不会写出这样一封信,更不会拿出赖以栖身的房契。

他信里只说“遭逢意外”,但特意点名急需磺胺这种战场上都稀缺的消炎药,他那大儿子,恐怕不是普通伤病。

她想起易老板离开上海时,看着关了门的景德轩那萧索又挺直的背影,和爷爷郑力敦莫名有些重合。都是凭手艺吃饭,守着老祖宗规矩的本分人。

“易老板……他在苏州可好?”郑小河放下信,看向那年轻人。

年轻人眼圈微红,强忍着情绪:“家父身体尚可,只是……忧心兄长,寝食难安。郑老板,家父再三交代,您当年雪中送炭租下铺子,已是恩情。此番相求,实属无奈。这房契,请您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