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浮绘(第1页)

这条名为“贝勒路”的街道更为宽阔,两旁栽种着有些年头的法国梧桐,虽然时值深秋,枝叶凋零,但仍能想象出夏日里绿荫如盖的景象。这里的商铺门面显然比云南路那边要气派许多,玻璃橱窗擦得锃亮,霓虹灯招牌也更显精致。西装定制店、瑞士钟表行、洋气十足的照相馆、挂着巨大“仁丹”广告的西药房……鳞次栉比,彰显着租界核心区域畸形的繁荣。

然而,在这份浮华的表面之下,不安的暗流依旧涌动。一家门面阔绰、招牌上写着“鼎丰南货号”的店铺门口,此刻却极不协调地围拢着一大群人,不是抢购的顾客,而是看热闹和议论纷纷的市民,气氛压抑而紧张。

小河本能地警觉起来,她放缓脚步,像其他被吸引的路人一样,自然地靠近人群外围,竖起耳朵,同时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注意是否有可疑人员混迹其中。

只听人群中不断发出唏嘘感叹之声,掺杂着恐惧与愤懑: “作孽哦!真是天降横祸!陈老板多么本分守己的一个人,平日里笑呵呵的……” “就是讲呀!‘鼎丰’在这条街上开了快二十年了,童叟无欺,价钱公道。店里不过就是循老规矩,藏了几斤白糖、几听鹰牌炼乳和牛肉罐头,自家舍不得吃,想留着过年过节应应急,走个人情,就被扣上‘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帽子,把人抓走了!店也封特了!” 一个看似知根知底、穿着长衫的中年人压低声音,对周围几个竖起耳朵的人神秘兮兮地说:“哪里是为了那点白糖罐头!障眼法罢了!分明是上周76号那边来了两个煞神,穿着黑绸衫,腰里别着家伙,说是要‘募捐’劳军款,支援‘大东亚共荣’,开口就是五百大洋!陈老板一时哪里凑得出这许多现钱?苦苦哀求,东拼西凑了二百块想先应付过去,结果就得罪了那帮赤佬(家伙),这就被记恨上了!这不,随便寻个由头就来抄家拿人,杀鸡儆猴!” “唉,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了……”一个老先生拄着拐杖,连连摇头。 “王法?”那长衫客冷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伊拉(他们)就是王法!阎王殿里出来的小鬼,惹不起啊!嘘——快散了吧,散了吧,看热闹看出祸事来,就不值当了!走走走!”

人群在一片压抑的叹息、摇头和窃窃私语中,带着恐惧与无奈,迅速地散开了,仿佛生怕那无形的厄运沾染到自己身上。转眼间,刚才还围得水泄不通的店门口,就变得冷清凄凉,只剩下“鼎丰号”紧闭的镶铜钉的朱漆大门,以及门上那两道交叉贴着的、盖着血红大印的白色封条,像两条狰狞的毒蛇,盘踞在原本象征着丰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