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她还是太有底线了(第1页)

之前没有经验,再加上人手不足忙不过来,野菜她是直接卖出去的。

因为野菜本就价格虚高,所以收入非常不错。

但轮到鸡蛋和竹笋,弊端就暴露出来了,没有经过精加工,只售卖原始产品,附加值太低,利润空间不够大。

再琢磨不出拳头产品,等野菜下市,她的收入就要大幅缩水了。

明天得在赵家村好好看看,这么大一块地方,肯定不止能发掘出野菜!

至于在古代挣钱的方子,她也已经想好了。

在赵家村和下河村招几个聪明能干的人,去县城里帮她卖东西。

初始不需要太多产品,就卖淀粉肠和炸鸡蛋,免得村民算不过来账。

至于定价,淀粉肠一个7文,炸鸡蛋一个4文,县城里一个生鸡蛋都要3文,想必这个价格应该没什么人能拒绝。

等生意稳定后,还可以继续开发里脊肉、大鸡排等令人无法拒绝的产品。

她不指望能卖出多高的利润,一开始先试探市场,给她挣一套青砖瓦房再说。

桂花婶子和香莲婶子做事都利索,出去卖炸货应该没问题。

但她俩不识数,还得看看家里人或者亲戚有没有能帮衬的,实在不行她就找秋霜教教她们。

不过这样的话人都是赵家村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把下河村的人落下了。

不然起步阶段就让两个村各出一个摊吧,还能形成良性竞争。

那最后一个技术难点,就在于能拉出去的小吃车了。

脑子里怎么想也不如实地去看一眼,夏云淑难得早早就睡下,第二天也起了个大早。

她起来后也顾不得吃早饭,直接杀向批发市场。

她可以在赵家村用煤气灶,但是这些村民去了县城可不能这么用。

夏云淑在市场里转悠半天,还是决定用架子车,而且还得是木制的,车辕下方钉了两个竖起来的木棍的那种。

这种造型的架子车平稳地停在路面上,摆摊也方便。

现在木架子车不好找,她将市场跑遍了也就找到一家。

也不知道老板是从哪儿淘换来的,明显是老物件,车把手都包浆了,散发着莹润的光泽,车身更是遍布磕碰的伤痕。

“老板,这两款老式架子车怎么卖?”

老板看她一眼,觉得她不像是能买的人,随口说:“280一辆。”

现在城里没人用这玩意儿,电动车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