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最后一片叶子》(第1页)

这篇文章的背景设定为20世纪初的纽约。

虽然背景是外国,但顾远没打算汉化,一个短篇而已,不用太过计较。

这也当是对欧·亨利这位巨匠的缅怀吧。

至于里面细腻的环境描写……还不允许自己看过外国书啊。

顾远接着写。

“约翰西虚弱地躺在床上,她的好友苏在一旁为一本书的主角画一幅素描。”

“苏突然听到一旁的约翰西在那里低沉着数着什么:‘十二,十一……’”

“苏顺着她的目光向窗外望去,看到了二十英尺外的砖墙上有一棵很老的常春藤。”

“……”

“苏对于约翰西将自己的生命系于一片叶子感到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她将这件事告诉了一个失意的画家贝尔曼。”

“这个老画家暴躁地嘲笑着:‘世上哪有这样的傻瓜……’”

“……”

“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常青藤始终有一片叶子屹立在风雨中不倒。”

“约翰西受此鼓舞,精神状态逐渐好了起来。这天,医生告诉她:‘恭喜你,你已经脱离危险了。’”

“‘现在我得去看另一位病人了,他叫贝尔曼,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去不知做了什么,最终受凉得了肺炎。’”

“‘他又老又弱,已经没希望啦。’”

“约翰西没什么反应,苏却捂住了嘴。”

“……”

“出院那天,约翰西执意去看看墙上的那片叶子,她一点点挪到墙根处,伸手去碰那片嵌在枯藤里的深绿。”

“她的指尖刚触到墙面,她的动作突然顿住——没有叶片的薄软,没有叶脉的凹凸,只有粗糙的砖墙,和一层微微发僵的颜料触感。”

顾远停笔,满意地浏览了一遍。

他无法保证和原作一模一样,但是其核心情感自己却是成功写出来了。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但给读者带来的情感冲击却非常巨大。

所有人看到这里,都会明白那个老画家贝尔曼,那个终生失意又性格暴躁的老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下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叶子。

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给约翰西带来了生的希望。

这个前期滑稽的配角完美的完成了一个从“失意的画家”到“伟大的英雄”的极致升华。

而关于本次复赛的三个关键词,【信念】不必多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