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采风(第1页)

由于刚刚发上来五章,读者们尚且看不出什么门道,只是下意识地想看到后续的情节。

第二天早晨起来,顾远只是简单地查看了一下反响,就将手机放到了一边。

不着急,让子弹飞一会。

现在还是琢磨一下自己这本实体书吧。

中午,顾远却发现自己写不下去了。

这不是有没有灵感的事,而是顾远发现自己写的文章有点太虚了。

他反复通读已完成的段落,与前世的原著相比,自己仿若一个技艺精湛的画匠,描摹出了云边镇的轮廓。

却无法触摸其温度,无法呼吸其空气。

顾远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玄乎的感觉,就好像空剩辞藻华丽,却没有灵魂。

他皱着眉,将这份难以名状的困惑,发送给了唐老。

唐老回复的很快:“发给我看看。”

顾远将自己感觉有问题的几个章节片段发给了他,等待着指点。

然而这次却是等了好久,唐老发来一条语音:“方便接视频吗?”

视频接通,唐老那久违的慈和面庞出现在顾远眼前,他的目光如古井般深邃,语调依旧温润:

“小顾,我看过了。症结不在笔法,而在心法。”

“你驾驭文字自有章法,文章骨架分明、脉络清晰,读来稳妥,挑不出错处。”

“而今你所缺的,是让这文章落地生根。”

“你只需要再去做一件事,那就是走进你写的故事里。”

“走进那个云边镇。”

“唯有筋骨血肉皆从这片土地中长出,文章才有魂。”

“怎么样,可有勇气,去当一回云边镇的归人,而非过客?”

顾远认真地倾听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醒悟的惊喜光芒:“我懂了!怪不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早该想到的!”

怪不得自己感觉读起来没有灵魂。

这本书的灵魂在于“土壤”,在于那个真实、细腻、可感可触的烟火气息和地域质感。

自己闭门造车能写出来什么?

而对面的唐老看到顾远如此表现,脸上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

“说得不错。既然要寻这‘根’,我建议你去江南。”

“那里的水汽能养人,也能养文。”

“正好,我在那边有一处闲置的老宅子,清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