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有些不确定地看着嬴政,担心自己漏了什么关键步骤或者没说清楚,毕竟她只是个理论派。
“具体的……可能还得让工匠们多试试材料配比、蒸煮火候、捶打时间和晾干方式?但我保证,原理绝对没错!后世都是这么做的!”
虽然可能后来工艺不断改良精进,但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应该大差不差。
嬴政听得十分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脑中飞速权衡。
树皮、破布、渔网、石灰……这些材料确实易得,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若工艺真如璇玑所言,虽必然需反复试验、摸索方能成熟稳定,但其基本原理听起来颇具可行性。
一旦成功……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已然看到了纸张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政务文书传递的轻便与高效、知识典籍抄录与传播的成本急剧降低、对“书同文”政策的强力助推与普及、甚至对民间教育的潜在影响……这确实是足以影响国运、功在千秋的发明!其价值,远超金银珠玉。
嬴政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许,“若真如你所说,那这纸,确实是个好东西。”
岂止是好东西,简直是颠覆性的神物,足以载入史册的创造。
璇玑听到肯定,立刻笑弯了眼,迫不及待地追问,带着点小撒娇的意味:“那这够不够给你当生日礼物呀?是不是超级棒?”
她可是把跨越千年的智慧都搬过来了呢!
嬴政看着她那副期待小模样,眼底那丝柔和再次浮现,语气也不自觉地放缓了些:“嗯,可以的,此礼甚好,甚合朕意。”
这份礼物的价值,远超他的预期,其意义远非任何奇珍异宝所能比拟。
“太好了!”
璇玑高兴地几乎要跳起来,但马上又想起正事,连忙建议道:“那陛下,你赶快让人去做好不好?找些动手能力强的人,肯定能很快摸索出方法做出来。”
“我想你快点用上纸,这样你每天批阅奏章就不用搬这么重的竹简了,就不会那么累了。”
她的小脸上写满了真诚的关切,“我听后世的人说,你每天都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文书,长年累月,肯定特别辛苦。”
一百二十斤?
嬴政闻言,眉梢微挑,他倒未曾仔细计量过每日批阅竹简的重量,但经年累月,也确实疲累。
这小家伙,连这等细节都惦记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