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好……”赵绿柳听得热血沸腾,但随即又有些泄气。
她秀眉微蹙,摊了摊手,“可这写话本子,再加上画人物、定故事,一来一回怕是要费不少时日。等书印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她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心头。
确实,着书立说,非一日之功。
远水,解不了近渴。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林玉宁急得跺脚,刚刚才燃起的斗志,眼看就要熄灭。
“谁说要算了?”
小满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闪动着锐利的光。
她环视一圈,声音压得低,却字字清晰:
“写书慢,那我们就来点快的。”
“咱们先编个童谣,让街上的孩子们去唱!”
“马上就到年关了,家家户户都热闹。我们找信得过的小二,分些糖果出去,让孩子们记。小孩子家家的,记性最好,学得也快。等他们记住以后,满大街地唱,我要让全上京的百姓,都知道她璇玑公主是个什么货色,先把她的名声彻底搞臭!”
这个主意,简直是釜底抽薪,又快又狠!
“对!用三字经的形式,简单好记,小孩子们最喜欢!”林玉宁眼睛一亮,拍手叫好。
林玉娇补充道:“不止要好记,还要朗朗上口!要做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能哼上两句!”
“我再补充一点。”一直沉默的林玉婉,此刻也开了口,她的声音沉静而有力,“年底,各部院的史官会循例走街串巷,采风问俗,记录百姓生活,汇总成册上报天听。我们把动静闹大了,那几个史官的奏本里,就有东西可写了。”
她这话一出,众人心中更是大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泄愤了,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目的、直达天听的舆论战!
“就这么办!”
张姚君擦干眼泪,眼底的恨意化作了冰冷的火焰。
“我来想第一句!”
几位姑娘围坐一桌,你一言,我一语,将那满腔的愤怒与不甘,都化作了最直白、最恶毒的词句。
没过几日,一首古怪又直白的童谣,如同长了翅膀,在上京城的大街小巷里疯传开来。
传唱的,多是些三五岁的稚童。
他们口齿不清,却拍着小手,在巷子里跳着格子,唱得格外起劲:
“璇玑殿,心眼偏,抢人夫,毁人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