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胆呵呵一笑,指了指摊子:“东西不多,你自己看看有没有合眼缘的。东西方面你放心,保真!”
刘文宇也不客气,蹲下身就在钱大胆的摊子上扒拉起来。虽然没有再感受到那种特别的“灵光一闪”,但心情好,看啥都顺眼。他随手拿起一个布满绿锈的青铜小件,形状像个扁平的野兽。
“钱大爷,这又是个啥玩意儿?长得怪模怪样的。”
钱大胆眯眼一瞧,笑道:“哦,那个啊,这叫‘螭吻’,是龙生九子里的一个,老房子屋脊上常搁这玩意,说是能避火防止走水。
你看这锈色,这叫‘瓜皮绿’,开门的老锈了,是个老房顶上下来的构件,有些年头了。”
“嚯,还是个消防员?”刘文宇乐了,小心地放下。
又拿起一个巴掌大的扁圆形玉器,中间有个孔,颜色灰白,刻着简单的云纹。
“那这个呢?这玉看起来不咋透啊。”
“这叫‘璧’,古代礼器,祭天用的。不过这个料子一般,是地方玉,做工也粗犷,不像王侯用的,估计是小地方小祭祀流出来的玩意儿。寓意是好的,敬天法祖嘛。”钱大胆耐心解释。
刘文宇点点头,又指向一个黑陶的小罐子,罐身上还有几道简单的划痕:“这罐子腌咸菜倒是不错,有啥说法没?”
“你小子就认得咸菜!”钱大胆笑着开了句玩笑。
“这是战国时期的灰陶罐,你看这胎质,这烧制火候,这划痕是简单的绳纹。那时候老百姓就用这个装水装粮,实用器。历史意义有,经济价值嘛,也就那样,比不上你怀里那两件。”
刘文宇像扫货一样,又接连问了剩下的几件,钱大胆都如数家珍,说得清清楚楚,来历、年代、用途、大概价值,一点也不藏私,让刘文宇听得津津有味,大涨见识。
问了一圈,他终于心满意足,目光落在最后那个小巧的黄铜铃铛上。他拿起来轻轻一摇,“叮铃铃”的声音在寂静的黎明前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这个铃铛总没啥大来历了吧?”刘文宇笑着开口,手指摩挲着黄铜铃铛上细微的磨损痕迹。
“这就是个清晚期的闺阁玩意儿,黄铜的,可能是以前大小姐们挂在帐子角或者风铃上的小铃铛,图个吉利好听。”
钱大胆摆摆手,语气轻松,“不值几个钱,你喜欢,给两块钱拿走听个响儿。”
刘文宇捏着铃铛,听着那清脆的余音,又扫了一眼钱大胆摊子上那些刚刚被详细介绍过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